原标题:我省迎来第一艘千吨级新能源智能货船
3月30日晚9点52分,一声清脆响亮的汽笛,骤然打破了沙颍河夜空的宁静。在众人的期待中,河南省首艘千吨级新能源智能货船“豫交投001”号,缓缓驶入河南境内,这标志着河南省内河航运向绿色化、智能化迈出关键一步。
“豫交投001”号是什么来头?它是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联合武汉理工大学严新平院士团队及多家航运头部企业和科研机构,历经艰辛的钻研与拼搏,共同孕育出的“智慧结晶”。
作为科研项目《河南省沙颍河航道智能绿色航运装备研发与管控模式示范应用》的核心载体,“豫交投001”号的成功入豫,标志着河南省内河航运正式踏入绿色化、智能化的崭新时代,也为探索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智慧基因”。
“3月19日,‘豫交投001’号从杭州启航,历经11天的航程,已在钱塘江、长江、洪泽湖、淮河和沙颍河上顺利完成了自主航行功能测试,现在正停靠在周口港沈丘作业区进行设备调试。”河南交投港航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待设备调试完成后,“豫交投001”号将在平顶山—漯河—周口航线上,反复开展有人监督条件下的自主航行、远程驾控载货测试及功能验证。在未来承担沙颍河航运运营任务的过程中,“豫交投001”号将带来一系列创新实践,并开创内河货船自主航行运营的全新模式。它将借助船载仿生视觉、多传感融合、类人智能体协同处理等前沿技术,实现船舶在大部分运营时间能够自主运行,并支持远程驾控,构建“岸基控制中心+自主航行+船上安全员”的多重接管机制,在显著提升安全性的同时,有效减轻船员的操作负担。
不仅如此,内河船员的工作模式也将发生变化。船舶的高度自主能力,将催生“上船即工作、休息即下船”的工作模式,提高船舶运营的灵活性,让船员的工作生活更加便利。
能源供给模式同样面临重塑。“豫交投001”号将打破传统运输系统的束缚,按照绿色、自主、远控的理念,重新规划内河航运的能源发展方向。通过科学布局能源网络和充(换)电站,提升船舶及整个交通系统的绿色能源利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为匹配智能化、自主化特性,“豫交投001”号优化了舱室布置,改良驾驶舱设计、增设多功能舱室,同时还改进船舶型线,大幅提升单船装载能力,打造出在浅水条件下操纵性与装载能力兼备的新船型,为同类航道智能化升级树立标杆。(记者 方化祎 郭北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