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黄河流域“9+3”省(区、兵团)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联盟年会在焦作举办,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各联盟成员代表签署了由河南发起的《黄河流域“9+3”省(区、兵团)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联盟专利转化运用合作协议》,通过开展常态化跨区域多边合作,建立高校院所、企业专利转化运用联合工作机制,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加快培育知识产权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运用的良好生态,共同推动专利产业化。
会议现场发布了黄河流域专利转化运用成果,倡议编撰《黄河茶谣——黄河流域茶类地理标志产品宣传册》,并介绍了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情况。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沿黄各省区,坚持把加强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工作,作为促进流域内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12月,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省(区、兵团)知识产权局共同发起成立黄河流域“9+3”省(区、兵团)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联盟。
联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单位积极整合黄河流域知识产权优势资源,培育合作优势,强化政策协同,在机制建设、资源共享、成果转化、跨域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推动专利导航与产业链对接,在特色金属材料、风电等40余个领域形成技术路线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地理标志名录建设,对285件地理标志产品实施联合保护。
从河南省来看,河南将高质量现代化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已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9.3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1倍;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12.5万件,居中部六省第一;建成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平台,数量居全国第四。建设“信阳毛尖”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西峡香菇”等8件地理标志入选中欧互认地理标志。
携手同行,黄河流域将奏响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新乐章。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联盟将充分发挥“9+3”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以“创新+产业”为导向的专利创造运用机制,以知识产权赋能高水平科技创新,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孔学姣)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