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黄河正式进入主汛期,黄河流域干支流纳入2025年度黄河联合防洪调度的47座水库(水电站)全部进入主汛期运行状态。
据水文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黄河流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涝重于旱,区域性阶段性旱涝风险较高。主汛期,中游山陕区间、三花区间降水较常年将偏多两至三成;下游大汶河降水较常年将偏多三至五成。局地暴雨过程趋强,中游干支流及下游大汶河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当前正值黄河调水调沙大流量下泄关键期。随着大流量演进,黄河下游河道陆续迎来涨水过程。截至6月29日8时,花园口水文站实测流量4700立方米每秒;黄河入鲁第一站——高村水文站实测流量3170立方米每秒,流量仍在上涨过程中;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1790立方米每秒。
自6月23日调水调沙正式启动以来,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从2600立方米每秒逐步增加至3000立方米每秒、3500立方米每秒、4600立方米每秒,河道基流逐步增大,大流量演进速度和流量、水位、含沙量基本正常,与调水调沙预案基本相符。截至6月29日,小浪底水库库水位已按照预案降至汛限水位235米以下。目前,大流量过程正在向黄河下游平稳演进,河势总体稳定,工程未出现较大险情。
此前,黄委召开专题会商会,分析研判流域雨情水情旱情,进一步安排部署水旱灾害防御和调水调沙工作。会商要求,要持续加密雨水情监测预报,加强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滚动研判雨水情态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要按照“确保安全”的原则做好调水调沙各项工作,滚动调算水库调度方案,加强重点工程巡查防守,做好调水调沙原型观测。要强化涉水安全管理,加强浮桥、涉河项目、水利风景区等安全管理,落实水库、淤地坝、在建工程度汛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强化防汛工作科技赋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相关问题研究,将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运用至防汛工作实践。要加强防汛组织协调,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进一步严明防汛工作纪律。
“黄委将加密会商研判,精细调度水工程,加强水文监测预报和河道工程巡查防守力度,坚决守住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底线。”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谭勇 通讯员 陈汉 刘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