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省加速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深入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河南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方案》提出,2025年完成10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工作,2026年全省18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到2027年全省30个以上防爆电气、电机产品获得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形成3个以上典型案例,降低防爆电气、电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试点工作围绕七项重点任务展开:
筑牢数据根基,确保真实可靠。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统一收集标准与排放边界,利用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等加强数据核查比对,确保碳足迹数据真实可靠。
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碳计量技术研究,鼓励产学研力量参与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制定,提升标准供给能力。
压实认证责任,保障结果公信。要求认证机构严格执行国家《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建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强化现场检查与证后监督,确保认证结果真实有效。
引导管理升级,落实企业主责。试点企业需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碳足迹相关设施投入,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量化管理,按照自愿原则,选择认证机构,如实提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所需文件资料和数据信息。
推动采信应用,引领绿色转型。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结果在绿色工厂评价、政府采购中的采信应用,鼓励获证企业使用产品碳足迹标识,引导节能降碳。
拓展试点范围,覆盖重点产业。鼓励各地加强宣传,结合优势产业,参照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的试点产品目录(电子电器、木制品、钢铁、纺织品、电解铝、锂电池、光伏产品、轮胎、磷铵、水泥等),引导企业加强碳足迹核算并积极申请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
促进互信合作,接轨国际规则。强化省际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合作,推动碳足迹数据共享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和认证机构参与国际碳足迹等涉碳类相关标准制修订,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认证衔接,提升产品碳标识认证国际化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记者 李爱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