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优质资源下沉 群众看病更方便
2025-07-18 08:53:06来源: 人民日报编辑: 蒋硕责编: 蒋硕

  原标题:探访村民家门口的卫生院——优质资源下沉 群众看病更方便(深阅读·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

  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是老百姓的心愿。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记者来到乡镇里的卫生院,同患者、医护人员深入交流,看当地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的进展情况。

——编  者

  在河南省太康县大许寨镇卫生院,中医馆医生孔慧丽正给大许寨镇三冢集村村民朱香亭的女儿做保健推拿。

  现在,这里的乡亲不出镇就能看上病、做上治疗。“离家近、环境好,治疗效果也不错,镇上就有卫生院,我们的就医方式也有了变化。”朱香亭说。

  群众多了信任

  乡镇卫生院升级,看病更放心

  在大许寨镇卫生院诊疗室里,孔慧丽简单介绍了朱香亭女儿的情况。朱香亭女儿名叫小茉冉,前段时间突患小儿肺炎,已经在镇卫生院接受了1个星期的治疗,现在恢复很好,整个治疗过程医疗费只花了100多元。

  “以前孩子生病,都会选择到县城医院看。”朱香亭说,这次她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大许寨镇卫生院,“医生很负责,费用也合适,主要是方便。”

  朱香亭说:“前段日子每次来镇上,都能看到卫生院在装修。这次一来,发现拍片子很方便,坐诊的专家也是县里的大夫,我就放心了。”

  从县医院到镇卫生院,朱香亭的选择,正逐渐成为乡亲们常见的做法。小病家门口看,大病卫生院里也能协助。大家的信任,源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在日渐提高。

  为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众身边,河南省重点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短板建设,因地制宜培育基层特色专科,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水平,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便利群众就近就医。

  在太康县,当地成立了3个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实行由县级公立医院牵头,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为成员单位的一体化管理。县医院通过人才培养、专家派遣等方式,助力基层卫生院加强科室建设、培养医护人才。

  借着政策东风,大许寨镇卫生院积极补齐短板,建立了集骨伤科、康复科于一体的中医馆,以及县域慢病管理中心。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等。

  基层卫生院软硬件提质升级,吸引了更多群众选择就近就医。不只是在太康县一地,如今在河南省,超过9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119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近60%。

  医护多了保障

  完善激励举措,基层人才越聚越多

  把脉问诊、开方、推拿……一上午,孔慧丽没有一刻停歇,到中午12点下班,她已看了15名患者。看着孔慧丽不停忙碌的身影,患者竖起了大拇指:“孔医生年纪轻轻,医疗技术真不赖。”

  33岁的孔慧丽是太康县本地人。2014年,她考取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基层医生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学杂费全免,读完4年本科后,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免费规培3年,然后和太康县卫生健康委双向选择,来到大许寨镇卫生院,成为该院第三名拥有本科学历的医生。

  大学生到乡镇工作,待遇怎么样?

  “在岗在编,每个月收入5000多元,我还挺满意的。”孔慧丽说。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曾经,乡镇医疗机构因待遇差、发展受限及资源匮乏等问题,面临人才招募难、留任难的挑战,长期制约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为了吸引更多高素质医疗人才投身基层、服务乡村,河南省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医的保障激励机制,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倾斜。

  谈到发展空间,孔慧丽也有信心:“特招到乡镇卫生院的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取得医学本科学历的特招专科生,都纳入了人才编制管理,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可直接参加中级职称考试;晋升高级职称时,外语、论文、工作量不作硬性规定……”

  改革激发了像孔慧丽这样的医学人才服务基层的热情与动力。

  “据统计,河南省已为基层引进2万多名医学毕业生,2025年再度特招3200名医学毕业生,他们将主要服务于县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侯红说。

  政策暖了人心

  村医上门巡诊,家门口拿药直接报销

  在大许寨镇葛花李行政村卫生室,记者碰到了刚刚从村里巡诊回来的大学生村医杨芳芳。

  “我是通过大学生招录来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已经干了快两年。”放下药箱,杨芳芳和记者唠了起来,“除日常坐诊外,我在这里还负责给村民体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工作,每月工资差不多4000元。”

  “我负责的村有2100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近300人。”杨芳芳说。

  现在,杨芳芳每周都要到村里巡诊一次,对行动不便的村民还会定时联系,上门送医送药。

  村卫生室里,也能用医保了。

  巡诊结束,杨芳芳回到村卫生室坐诊,开始给前来就诊的村民诊疗。一旁,卫生室的办公电脑、诊查床、身高体重测试仪、输液椅等10余种设备摆放整齐。

  “这些都是县里配的,能做20多项检查,满足一般疾病的诊疗没问题。”杨芳芳介绍。

  村卫生室实施门诊医保直接报销,满足更多村民看病拿药需求,“现在卫生室里预备了200多种常用药,都在医保目录里。”杨芳芳说。

  村卫生室里用医保,给群众带来哪些便利?

  “叔,给你开了7天的药,总共13.38元,医保报销60%,个人需支付5.35元。”杨芳芳把药递给村民张坤志说。

  “以前我们要想用医保,只能搭顺风车或者骑车去10公里以外的镇上,如今在村卫生室花几块钱就把病看了,很方便。”接过药,张坤志满意离开。

  织密乡村医疗保障体系,是强化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目前,河南省共有5.3万个村卫生室纳入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定点。(记者 毕京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