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圆满收官 创香港同类专题展览参观人数新高 青少年成观展主力军
7月22日,为期12天的“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落下帷幕。这场以“甲骨千年 见字如面”为主题的展览,为观众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中华文字探索之旅,持续引发观展热潮,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文化盛宴吸引参观者逾2万人次,创香港同类专题展览参观人数新高,单日最高观展人数突破3000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孙兆敏说,举办“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自觉行动,也是主流媒体与有关部门单位携手探索,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的生动实践。
开展当日,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在现场深度体验1个多小时,高度评价展览通过互动科技与艺术再创作,以互动交流的形式,让观众从多角度认识甲骨文。她还特意在社交平台推介“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诚挚邀请大家去观看展览。
“通过展陈设计,用亲民的方式传递严肃的学术,让凝固的历史开始流淌,沉睡的文字有了呼吸。”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说,整个展览分为甲骨文文化展、艺术展、科技展3个部分,带领观众从一片甲骨到一枚印章,从一个版面到一个符号,窥见一个伟大文明的源头活水,徜徉在古老智慧与现代创意共同编织的空间。
展览期间,每天一开馆,便有观众如约而至,周末更是人流如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常务副会长余昭科介绍,此次展览以其宏大的规模、精心的策展、创新的展示方式,成为近年来香港文化场馆中难得一见的高品质文化盛宴。
在展览举办之初,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雅鸣表示,期待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少年朋友,通过甲骨文读懂中华文明的“童年密码”,在“见字如面”中增进文化认同、情感共鸣,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展厅中,青少年的身影格外活跃,他们成为这场文化盛宴中最富活力的参与者。“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还首次将甲骨文广播体操引进香港。7月19日,展览现场迎来了香港小学生的甲骨文广播体操展演,孩子们身着甲骨文元素文化衫,用肢体演绎“卯”“走”“射”等甲骨文字,将古老文字的灵动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文化名家到普通观众,从香港市民到海外侨胞,“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赢得各界高度赞誉。香港中华文化发展联合会主席伍德基评价,“展览为香港青少年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生动教材”;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天树认为,该展览“可走向世界,展现甲骨文的象形之美和深厚历史”。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马逢国接连用了三个了不起来形容这次展览——“甲骨文了不起,河南了不起,这个展览也非常了不起!它让甲骨文从典籍里、从博物馆里走出来,从‘冷门绝学’走进大众生活,从‘天书’变成了‘国潮’。”在展厅一隅的留言簿上,满载着500多条观众的真切感言。不少观众在参观后深受触动,留言表达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瞭望、凤凰卫视、香港电台、中通社、大众新闻等200多家境内外媒体报道,对“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给予关注与赞誉,相关话题在新媒体平台总曝光量突破2.1亿次。
展览降下帷幕,是一个崭新的起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向杰表示,“了不起的甲骨文”香港展和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现甲骨文魅力,为探索发掘、活化利用、展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模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豫港交流合作,带动更多香港青少年来豫游学。”王向杰说,同时将借助“了不起的甲骨文”IP,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到河南实地探访,向世界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彬 左赞 张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