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吉隆坡成功举办
2025-09-19 10:17:02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尹红燕责编: 蒋硕

  原标题: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吉隆坡成功举办 王凯陆兆福郑学方出席并致辞

  9月18日,郑州—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成功举办。河南省省长王凯、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陆兆福、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临时代办郑学方出席论坛并致辞。

  王凯在致辞中说,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共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开启了中马关系新的“黄金50年”。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和《联合声明》的实际行动,也是深化中马友好交流合作的具体举措。近年来,河南与马来西亚各领域合作日益密切,双方架起了高效便捷的空中桥梁,深化了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拉紧了民心相通的人文纽带,特别是郑州—吉隆坡货运航线的开通,掀开了双方合作的崭新一页。

  王凯指出,建设以郑州为枢纽的中国物流分拨中心、以吉隆坡为枢纽的东南亚货物集疏中心的“双枢纽”,构建以航空物流为基础、产业协作为支撑、区域共兴为方向的双向赋能、双向奔赴的合作新模式,完全符合中马高水平交流合作战略目标。我们将以本次论坛成功举办为契机,与马来西亚交通部和有关方面一道,共同构筑空中物流大通道,协同开发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与欧洲市场的延伸航线。共同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推动通关数据互换、物流渠道对接、管理信息共享,提升跨境货物通关时效和出入境人员通行效率。共同拓展经贸合作新空间,深化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往来,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发展。共同谋划两地航空产业发展基地,支持航空偏好型产业双向布局,打造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合作亮点。共同促进人文交流合作,深化青年、民间团体、职业教育、联合科研等交流,增进人民之间互相了解和友好感情,推动实现中国与东盟之间无缝衔接的“空中丝绸之路”共同愿景,为推进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陆兆福表示,建交50多年来,马中友谊历久弥坚。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马来西亚与河南在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成果丰硕,郑州—吉隆坡货运航线已成为中马之间最繁忙的货运通道之一。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是马来西亚与河南深入合作新的里程碑。我们将全面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发挥吉隆坡在东盟的区域航空枢纽优势,进一步密切吉隆坡国际机场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之间的航空物流合作,持续拓展“双枢纽”建设成果。诚邀河南及中国企业到马来西亚投资兴业,扩大“空中丝绸之路”合作“朋友圈”,为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郑学方代表驻马来西亚使馆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期待河南继续与马来西亚携手,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机遇,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拓展合作领域,推动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13个重点合作项目在活动现场集中签约,“空中丝路”主题图片展精彩亮相。马来西亚和河南省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负责人,商协会及投资贸易促进机构代表,重点航空企业代表,部分国际贸易、文旅龙头企业负责人等,约290位嘉宾参加论坛。

  16日至18日,论坛举办前,王凯率河南代表团在马来西亚访问,分别与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张庆信,沙捞越州副总理沈桂贤,古晋南市市长黄鸿圣等举行会谈。王凯表示,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产业门类齐全,市场规模巨大,发展态势良好,与马来西亚有着友好往来的传统,双方合作前景广阔。我们愿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深化与马来西亚在先进制造业、农业开发、文化旅游、医疗健康、人文交流等方面务实合作,加深河南省与沙捞越州、郑州市与古晋南市友好往来,增进民心相通,实现互利共赢。欢迎马来西亚有志之士与河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流合作,我们将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大家投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条件。

  张庆信表示,马来西亚与河南地理相近、人文相亲、民心相通。愿与河南加强文旅推介、游客互送,共同培育文旅产业,扩大文旅市场,办好重大文化活动,深化教育、科研等领域合作,不断加深人民友谊。沈桂贤表示,沙捞越州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外向度高,希望深化与河南传统友谊,发挥能源、资源等自然禀赋优势,在航空物流、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拓展务实合作。黄鸿圣表示,古晋南与郑州友好交流日益深入。我们将致力于推动沙捞越州、古晋南市与河南省、郑州市深化产业、文旅、教育等领域合作,扩大人员往来,增进人民福祉。(记者 归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