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突袭开封市杞县,给“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为守住秋粮丰收成果,杞县各级党委、政府联合农业部门迅速启动应急举措,以“抢”字为先、“快”字发力,通过“收割+烘干+对接”全链条服务,全力打响秋粮颗粒归仓攻坚战。
10月5日,在杞县宗店乡蔡马粮行,阵阵机械运转声中,多台大型烘干设备正满负荷作业,刚从田间收割的湿玉米,经清理、烘干、冷却等工序后,水分含量快速降至安全储存标准。“今年种了15亩玉米,本来还愁雨天收不上来、存不住,结果政府直接派来收割机抢收,收完又帮着拉到烘干站,你看这烘干的玉米,颗粒饱满!”农户王战胜捧着烘干后的玉米,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
“之前担心设备扛不住高强度运转,政府立马派技术人员上门检修指导;怕农户找不到烘干点,又主动帮我们对接种粮大户和散户,现在设备天天满负荷运转,没出过一次岔子。”粮行商户王明磊同样感受着政策的“定心丸”。目前,杞县已经通过该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全县粮食烘干点的详细地址,为老百姓提供一天24小时的烘干服务。
“秋收以来,我们把‘抢烘减损’作为核心任务。”杞县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副主任于红光介绍说,该县提前排查检修全县烘干机具,确保13台设备全部达标运行;通过线上发布烘干点信息、线下派驻专员对接的方式,打通“农户-烘干点”服务通道。“目前全县日烘干能力达1990吨,累计烘干湿粮超2.3万吨,从源头降低了粮损风险,为打赢‘三秋’生产攻坚战扎紧了保粮‘篱笆’。”于红光介绍说。(文 李金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