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获悉,黄河2025年伏秋汛期已平稳结束。其间,黄委成功应对94站次超警洪水,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伏秋汛期黄河流域呈现“旱涝急转、秋汛显著”的突出特点。3至6月降雨偏少,发生流域性干旱;7至8月局地强降雨频发;9月以来,黄河流域秋雨特征明显,特别是10月上中旬累计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近4倍。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黄河干支流洪水频发,48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部分支流站点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
面对严峻复杂的汛情旱情,黄委首次实施上中下游55座水工程联合调度,尤其是统筹调度以小浪底水库为核心的中下游干支流水库群拦洪削峰错峰,将花园口水文站天然状况下6900立方米每秒洪峰流量削减至2670立方米每秒,削峰率达61.3%,确保了下游防洪工程安全和滩区不漫滩。
黄河水沙调控实现多目标共赢。通过实施汛前和汛期调水调沙,三门峡水库排沙3.35亿吨,小浪底水库排沙2.22亿吨;黄河下游抗旱引水6.24亿立方米,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1.5亿立方米,实现抗旱保供、水库排沙、维持下游中水河槽、生态补水等多目标共赢。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实施黄河上中游重点水库联合排沙调度,海勃湾、万家寨、龙口水库合计排沙1.3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汛末骨干水库群蓄水量居历史高位。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黄委统筹防凌、灌溉、蓄水、发电等目标,开展汛末黄河干支流水库群蓄水。截至10月31日,小浪底水库水位蓄至270.20米,为历史同期最高;黄河中下游干支流6座水库群汛末总蓄水量105.52亿立方米,为历史同期第二高,为今冬明春抗旱保供水奠定坚实基础。
“当前即将进入黄河凌汛期,黄委将全面总结今年防汛经验,补短板、强弱项,同时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加强值班值守,充分做好防凌准备,持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谭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