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全民志愿服务日”启动仪式
杜甫故里诗词大会开幕式外国留学生齐诵杜诗
杜甫故里诗词大会开幕式
城市风光
青龙山秋色
巩义,河洛大地上的明珠,如今擦拭得更加亮丽夺目,绽放着独特迷人的光芒……
近年来,巩义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的美丽巩义。将生态建设、人文情怀融入城市发展,让城市显山露水,用实干加苦干,争当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
壹
绿色发展显成效
田园里,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清香扑鼻;山野中,一排排青翠的树木枝繁叶茂;城市里,处处都是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这里是巩义,乡镇企业的发祥地,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县(市)前列。一度,巩义给人们的印象曾是烟囱林立,村村冒烟,道路无荫,市区无景;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则是满目苍翠、绿树成荫、天高水净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巩义市坚持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城市发展中,巩义保护并依托良好的生态山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推动巩义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巩义市委书记袁三军说,“我们强调生态、看重特色,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生态宜居的魅力巩义。”
走绿色发展之路,源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水长流,青山永驻,是摆在巩义决策层面前的重中之重。
后寺河千回百转穿青龙山而过,沿途形成多处幽潭、清溪、峡谷,无数玲珑的山势和林石、泉水相映成趣,碧水将湖中岛山环抱其中宛若玉带令人心旷神怡,坐落其旁的千年古刹慈云寺,又为其增添了几分静谧、神秘之感。
“生态治河,人水和谐,这条治理路子是科学的,是对的。”站在开工治理的后寺河河畔,市水利局局长校现伟点头赞许。“建设生态文明,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是巩义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深得民心!”
沿河两岸,青山妩媚,垂柳拂依,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描述的就是伊洛河的优美景色。伊洛河从巩义北部蜿蜒流入黄河,为城市注入了灵气和活力,沿途人口稠密,依次坐落着启圣阁、康百万庄园、石窟寺、常香玉故居、河洛汇流等重要文物古建、文化遗迹。漫步河畔,春夏之交,两岸斜坡绿草茵茵,水中摇曳着杆杆芦苇,小鱼儿荡起层层涟漪,生机盎然。
水系是城市的血脉,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涝、涵养生态、休闲游憩等功能,是城市存在的命脉和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校现伟说,巩义水资源紧缺,要还河流以生命,仅靠大自然的恩赐是不行的,必须有科学、有效的治本之策,使城市河湖逐渐向防洪、供水、生态景观等多功能方向迈进。
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水韵风貌。经过广泛论证,巩义市决定实施生态水系建设项目,把城区及周边的伊洛河、东泗河、西泗河、后寺河和坞罗水库水源地进行贯通,形成集引、提、蓄、调、用、治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体系,“四河一库”工程投资53.9亿元,治理河道全长52.8公里,水域面积11平方公里。
“四河一库工程”作为我省PPP精品项目,已入选财政部PPP项目库,目前生态工程建设已全面开工。”巩义生态水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李立新说。
以水“润”城。依托“四河一库”,做好水文章,巩义将众多历史文化融入水生态工程中,串联起沿河两岸的杜甫故里、康百万庄园、北魏石窟、常香玉故居、黄冶三彩窑和白河瓷窑并称的巩义窑址等众多名胜古迹,统筹文化旅游、绿化、园林等资源,打造“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宜居城、生态城、魅力城。
坚持规划先行,把新发展理念融入规划。参与规划的专家提出,随着“四河一库”工程建成,其后产生的结构性效应都是非常显著的。因为一个高品质水生态体系的存在,对周边环境,对城市各个要素的互动激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甚至成为城市一个新的活跃链。
在生态水系项目的规划建设阶段充分考虑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把河洛文化、豫商文化、佛教文化、诗瓷文化和河洛洛汭古镇、康店明清古镇站街诗瓷小镇等特色小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生态水系建设和旅游业的融合,进而带动巩义市现代服务业大发展。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实现以绿‘荫’城,巩义正在谋划实施青山工程重大举措。”巩义市林业局局长庞国栋告诉记者:“我们将统筹利用国家、省、市各项资金,三年投资15亿元,完成新造林20万亩,全力打造国家森林城市。”
生态环境是发展的生命线!巩义创建森林城市的步伐坚定而执着。道路修到哪,绿化跟到哪。巩义市先后高标准完成了G310国道、陇海铁路、高速公路和县级道路出入口通道绿化任务。在廊道绿化中,做到落叶与常绿相协调,乔、灌、花相搭配,打造了一批优美优质的廊道绿化工程,满足了人们的绿色出行需求。
巩义市林业局副局长赵恒州告诉记者,青龙山石质坚硬,当年植树造林没处挖坑,可以说是“年年绿化不见绿”。在这不适宜造林的地方,林业工人采用了炸坑造林、客土回填的工程措施,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搞好管护,保证成活,完成了青龙山步道的绿化工程,青龙山披上了绿装,还添了路灯、休息的小亭子等。如今很多市民每天都来这儿爬山锻炼,青龙山成为市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好山好水好空气,催生了色彩斑斓的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小杂果基地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摇钱树”“聚宝盆”。
不负青山,方得金山。“生态红利”让人们看到了“钱”景,美丽村庄让人们体验到了“幸福”感,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者返乡建房、投资创业、反哺家乡、建设家园。
沿省道S314行至巩义康店镇庄头村,一条曲曲折折的水泥路把人引到庄头岭上。站在岭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绿意盎然的果林。果农侯六印正在林中忙活。
“以前这个地方是荒山。”侯六印指着自己的果园说,“后来岭上开辟成果园,种上了梨、枣、苹果、杏等,春夏秋三季都有果,果子还不愁卖,现在的城里人喜欢开车到园子里自主采摘,能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还能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所以我们果农卖果子也不用跑路了,坐到地头就能赚钱。”
巩义市大力发展经济果林,目前全市经济果林规模已达10余万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同时,经济果林也成为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一方面改善了城乡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周边城市市民开拓了休闲观光度假的新空间,已经显现出其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村民依托森林资源,发展花卉种植、商业服务、乡村旅游,重新找到了饭碗。在涉村镇南庄村的山岭上,栽植着成片的花椒树苗,一群衣着朴素的农民围着来自林州的花椒种植专家,学习花椒树幼苗管理技术。驻村第一书记王惺惺告诉记者,南庄村已种植了4000亩花椒,全镇花椒种植面积突破一万亩,小小花椒将成为山区老百姓新的“摇钱树”。
5月1日上午,小关镇南岭新村蝴蝶谷景观台处的南山旅游通道上,车流如织,游客纷纷驻足游玩观赏。在道旁“咱家农庄”里,前来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到周末,来我农庄体验生活的市民很多,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老板娘张妮乐呵呵地说道。在她的眼里,生态就是收入,依托良好生态的品牌,她的农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出焦桐高速涉村收费站南行数里,便看见山间一幢幢石窑,别具一格。这是巩义市涉村镇北庄村。改造后的石窑组成了“石居部落”,这个集乡村民俗“星级窑洞”、民俗文化广场、农家乐服务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打造了一种随时可去体验的生态“慢生活”,给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带来了大量游客,人们通过体验石窑人家的生活,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每个周末,以石窑为特色的民宿一房难求,去年十一期间参观及住宿游客达到1万余人。
巩义走向生态文明的脚步愈清晰愈美丽。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我省各地绿色发展指数排名显示,巩义位列省直管县第二名。其中,在“绿色保护”“增长质量”两个分类指数中,巩义均位列前三甲。
生态建设,全民参与;蓝天碧水,全民共享。绿水工程与青山工程紧密结合,发挥生态效益,变成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巩义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贰
“以文化城”铸精神
“巩固不拔、山河四塞”,谓之巩义,自古以来就是要冲之地。这里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有秀美的自然山水,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文化,是古城绵延千年的命脉。杜甫故里、河洛文化核心区、河图洛书、伏羲八卦……一张张灿烂的历史文化名片,熠熠生辉。近年来,巩义以文“化”城,以独特历史文化滋养涵育文明,进一步提炼城市精神,塑造城市精神特质。
5月1日,为期12天以弘扬传承杜甫家国情怀精神为主题的2018年杜甫故里诗词大会活动在巩义落下帷幕,在这12天里,包括音乐诗会、学术研讨会、“大美巩义”采风创作、“最是一年春好处”诗歌雅宴、杜甫国际诗歌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杜甫故里诗词大赛等15项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杜甫诗歌文化活动提高了巩义这座文化名城的颜值,提升了巩义的文化品位,扩大了杜甫故里的名气,引来了人气,增加了巩义“旅游突破带动三产发展”的底气。巩义在此次杜甫故里诗词大会期间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要让人在巩义,除了看风景,更要感觉到文化的厚重。”巩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史建伟介绍。巩义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通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深入践行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的城市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2017年,巩义以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九的成绩创成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为全国中西部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树立了标杆,而且极大完善了城市功能、提振了干群士气、提升了市民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与城乡建设提质的深入推进,老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实惠。巩义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如果说文化是巩义的魂魄,那么巩义人对崇德向善精神的追求,则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永续发展的强大基因。近年来,巩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个个见义勇为、爱岗敬业、孝老爱亲、乐于助人的“巩义好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把舞台建在群众的家门口,把文化“种”进百姓心中。夜晚,巩义市民文化广场上,诗乡月明、梨园香韵、舞动巩义、盛世欢歌、河洛书场、喷泉舞会等小广场与河洛大舞台主会场相映生辉,人声鼎沸。文化广场变身城市“会客厅”,诵诗、唱戏、唱红歌成为新风尚,广场文化活动成为群众争相点赞的民心工程。
宽阔整洁的街道,气势恢宏的东区建筑群,如诗如画的石河道公园……走进巩义,人们无不为这座历史文化城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惊叹。
巩义高起点规划,彰显“绿色”底色,留足生态空间,做好山水文章,将绿色生态列入发展的首要位置。按照“一带两轴,三城四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编制完善城乡总体规划和12项专项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85%以上。
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性进展,叫响了一个又一个“巩义速度”,去年以来,文化旅游产业的潜力充分释放,文化消费呈现出“井喷”景象。竹林风情古镇、河洛镇偃月古城等一批旅游项目相继开业,竹林长寿山红叶节在央视新闻播出,央视7套《美丽乡村快乐行》走进竹林,巩义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旅游业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综合收入突破30亿元。
叁
聚合发展新优势
做足山水文章,奏响文化乐章。把绿色发展的丰硕成果转化为加快巩义转型发展的新优势,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巩义,开创巩义绿色发展的新局面。
生态、人文相融,带来了绿色经济,2017年6月13日,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巩义市政府签约,打造融创慈云小镇、融创产业新城、总投资超450亿元,围绕千年古寺青龙山慈云寺进行深度开发。
正商集团投资的西山小镇,从郑州西四环开车仅需20分钟车程。项目计划总投资300亿元,致力于打造集旅游、观光、疗养、休闲、餐饮、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郑州市民休闲度假“后花园”。
…………
巩义市相关负责人回忆说:“巩义市提供了不同区域地块供选择,融创经过仔细考察,边走边问,环境、生态、交通、人口……最终,南部山区的大峪沟镇、米河镇以生态优势和交通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牢牢吸引了投资专家团队的眼球,最终项目落子于此。
现在的巩义,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环境优越,不仅是央企、大企业、大集团竞相青睐的投资热土,更是社会各界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风水宝地。
如今,“融创慈云小镇、云智小镇”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慈云小镇”将在5年内把青龙山慈云寺提升为5A级景区,云智小镇项目将打造以大数据为核心,信息服务、金融、科技等多领域联动的智慧云产业生态;在米河镇,投资400亿元,集旅游、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正商西山小镇山地生态度假区和投资100亿元的嘉和观澜小镇项目已经展开……
巩义树立了全域旅游理念,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山水资源,强力开展旅游大招商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本参与河洛文化、豫商文化、杜甫文化、宋陵文化、石窟文化、佛教文化等旅游项目建设。
河洛镇充分挖掘和传承河洛文化,开发建设集吃、玩、住、休闲于一体的明清建筑式智慧型文化旅游景区偃月古城;竹林镇依托长寿山景区资源优势,延伸旅游产业链,做大旅游产业,打造风情古镇和温泉小镇;康店镇利用康百万庄园这块旅游金字招牌,以明清古建筑群为载体,以豫商文化为主题,打造明清古镇,真正让“文化”变成了“资本”。
据统计,2017年,巩义共计签约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4个,总投资2553亿元;实现当年签约开工项目30个,投资1202亿元。全年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7.5亿元,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县(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占全省直管县(市)总量近五成;全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35.4亿元,同比增长44.4%,进出口总量居全省县(市)首位。
预计未来3年,巩义市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元,财政收入超60亿元,税占比保持70%以上,巩义将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广州广之旅集团、大唐西市集团、杭州绿城集团、正商集团、民安置业、融创(中国)等众多知名企业纷至沓来,投资旅游产业。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大项目,有力地推动巩义文化旅游建设。
生态环境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招商引资捷报频频。大批社会资本正踊跃进入文化旅游产业,使其成为巩义投融资最为活跃的领域。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已在巩义落地生根,正在成为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第十二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共签约9个项目,投资均在亿元以上,涉及工业、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总投资1267.8亿元。商界精英纷纷前来拜访,就文化旅游产业与巩义达成了一揽子合作意向,他们看重的正是巩义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良好生态环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到2019年,初步形成南部山区养生度假区、嵩顶综合旅游度假区、伊洛河休闲观光产业带、黄河湿地生态休闲公园等知名旅游度假区,创成2至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3至4个4A级景区。
绿色发展之路的确定,源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切实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碧水蓝天也逐渐转化成发展新动能,推进巩义经济从以前的高速增长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化。
统筹环境和发展,巩义不仅不是没有发展,反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长久发展。转型“褪黑着绿”,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淘汰和关停高排放、高污染企业,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役,让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在“四河一库”水生态建设中,项目范围及周边区域内各类工业企业进园入区,落后产业和粗放型企业被淘汰,优化资源配置,集约利用土地,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集群效应,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环境的改善不仅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速度加快,同时推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巩义市产业集聚区、豫联产业集聚区为承载平台,重点引进和发展轨道车辆、汽车产品、航空航天、军工用铝、电子铝箔、高性能结构铝合金材料等高端、终端项目和铝工业配套产业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加快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市场的转型升级;以建设高端耐材新材料基地和耐材工程服务基地为载体,大力引进和发展长寿型、功能型、节约型、环保型等高端耐火材料项目,加快耐材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泛锐熠辉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产品进入河南省“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第一批;以豫联产业集聚区“一区多园”、巩东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区为承载平台,重点引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机器人、通用航空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为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注入新动力。
最新公布的产业集聚区考核结果显示,巩义在2017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直管县排名中位列第二名。同时,巩义还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引进和培育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
“随着‘四河一库’工程和正商西山小镇、嘉和观澜小镇、融创云智小镇和慈云小镇、雅居乐四方来贺·喜庆小镇等项目的实施,引领巩义逐步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将发扬‘钉钉子’精神,瞄准目标、脚踏实地,加压奋进、担当实干,未来的巩义必将呈现出一幅产业基础雄厚、城市景美水清、乡村竞相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巩义市委书记袁三军说。 □本报记者徐建勋何可本报通讯员席旭红董媛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