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辛村遗址发现铸铜及制骨作坊 为寻找卫国都城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8-11-28 10:00:17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河南日报讯:11月27日,记者从鹤壁市文广新局获悉,时隔85年,鹤壁辛村遗址(原浚县辛村墓地)重启大规模考古发掘,首次发现铸铜及制骨作坊;该墓地被确认为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遗址,为寻找卫国都城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悉,辛村遗址以辛村为中心,分布于淇河南北两岸,遗址东西宽3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达6平方公里。其中,辛村村址为王陵区所在地。

  1932年至1933年,在安阳殷墟进行考古发掘的郭宝钧等考古专家,移师50公里外的辛村,发掘出西周墓葬80余座,出土铜、陶、石器120箱,首次确认该墓地为卫国墓葬。2017年以来,为配合鹤壁市快速通道拓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对辛村非墓葬类遗存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确定了天桥西制骨作坊区、福兴寺南铸铜作坊区、草莓园一般居住区、葡萄园商墓地点以及大量殉人、殉牲坑。

  81岁的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85年前辛村墓地的发现开启了我国西周考古的序幕。青铜器上的‘卫’字铭文,让我们知道了卫国所在,但卫国究竟是什么样子还停留在史书中,寻找其都城所在地是很重要的考古任务。”

  在福兴寺南发掘点,考古人员在灰坑内发现了许多铸造青铜鼎用的陶范及炉渣,马坑、牛坑及殉人等祭祀类遗存,出土陶支垫、陶拍等大量制陶工具,还发现了多处窖藏坑。

  “出陶范的地方肯定离都城所在地不远,这意味着卫国都城应该就在辛村附近。”李伯谦说。

  在新发现的制骨作坊区清理出西周时期骨料坑近10座,出土大量牛的肢骨与鹿角等骨料,及大量骨器、角器、蚌器和骨(角)制的工具等。

  “结合现有的考古发现可以确认,辛村遗址是集王陵区、铸铜作坊区、制骨作坊区及其他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都邑性质的超大型聚落群。”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韩朝会说。

  “应进一步对辛村遗址开展有计划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弄清遗址范围,寻找大型宫殿建筑。辛村距离安阳殷墟很近,目前在辛村发现的一些商代晚期墓葬,为探讨辛村遗址历史沿革及其与殷墟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日前在第八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上,50多名与会专家高度评价辛村遗址考古成果,大家普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辛村遗址会为世人呈现完整的卫国风貌。(记者 郭戈 通讯员 王风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