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河南欢迎你
四通八达高架桥
高铁新郑机场站开通
中欧班列(郑州)
米字形高铁
郑东新区商务中心
郑州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但是四十年前,即便是住在郑州市区,想要买一张火车票通常也要排几天的队,买了票也要在露天广场上候车,无论冬夏,无论雨雪。外地人来买火车票,家底殷实一点的可以住旅店,否则就只能在售票大厅甚至在广场上对付几天了。如果说买票像打仗,上火车那就真的是在“冲锋陷阵”了,如今每一个五十岁左右坐过那时候火车的人,对那个场景都会刻骨铭心。四十年后的今天,不管你在哪儿,也不管你想去哪儿,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随时都可以买到火车票。
2018年4月13日,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携手让河南出彩”为主题的外交部第十二场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蓝厅举行,150多个国家政商界翘楚齐聚一堂为河南点赞。40年来,河南从不沿边不靠海的“中原腹地”,变成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中原崛起”开放迎来新机遇
发展不能等靠要。小平同志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势必要确保耕地数量和粮棉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在此基础上,河南要打破发展的桎梏,寻找发展的突破口。2003年7月,河南率先在中部正式提出“实施中原崛起”战略,明确提出“以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带动全省经济发展。”2004年3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并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9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争取到2015年,中部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的目标。2015年7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启动编制,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发挥优势蓄势腾飞
观念改变之后,发展的路子一下子就宽了。曾经是河南前进路上沉重负担的人口,越来越成为河南发展的助推器:依托河南人口大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在城镇化过程中,以人口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生产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型,促进城乡消费一体化,并进而带动城乡社区一体化进程,改变城乡二元土地制度。郑州的发展就得益于有河南省庞大的人口作为后盾。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发展的后劲很足,一个主要因素就在于郑州能够获得稳定的外来人口,以近五年来的一二线城市净流入人口数量来看,郑州位居全国第7位,仅次于上海、北京、天津、广州、东莞和深圳,排中部地区首位。
将内陆城市转化为交通枢纽。地处“一带一路”交会区域,河南是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2小时航空圈可以覆盖约占全国90%的人口和95%GDP的广大地区,4小时高铁圈可以覆盖除珠三角外的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具备汇聚各方要素资源的区位优势。这个区位优势突出表现在省会郑州的发展历程中。
作为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郑州这个年轻的城市从形成、发展到繁荣都离不开铁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陇海线与京广线交会点的郑州,愈来愈凸显出特有的区位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郑州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全国最大的货物转运站——郑州货运东站,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以及全国唯一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十字枢纽站——郑州东站,郑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仿佛插上了翅膀。
伴随着“一带一路”落地实施,郑州发挥其居“中”效应,努力走出去、引进来,以国际视野来规划和定位城市发展的未来。2013年7月18日,一声悠长的汽笛声,满载中东部地区货物的首趟中欧班列(郑州)正式开行。从2013年7月18日首班开行以来,总累计开行1076班(627班去程,449班回程),总累计货值56.70亿美元,货重54.40万吨,开行班次、往返均衡、货值、货重、满载率在中欧班列中均名列前茅。
凭据“天下之中”,发挥区位优势。郑州国际陆港在国内34个主要城市设置了分公司和办事处,初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运输、仓储、关检务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与此同时,向东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海铁、空铁联运;向西在德国设立分公司,构建以汉堡为枢纽的欧盟业务网络。陆港公司境内合作伙伴目前已达17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到780多家。如今,郑州作为“国际物流通道枢纽”和“买全球、卖全球”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沿途多点集疏格局和运贸一体化格局已经形成。
依托“居天下之中”的有利位置,近些年郑州启动了“八纵八横”的米字形高铁建设项目,原有的陇海线横贯东西、京广线纵贯南北,郑太、郑合线沟通东南至西北,郑济、郑万线连接华北至西南——这个宏伟的“米”字架构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着郑州汇集,再加上与之配套发展的、更具有发展前景的航空港区建设,郑州正在把自己打造成为全球航空物流运转中心。
正是由于上述改革开放的红利,2017年河南以44988.16亿元的GDP总量排全国第五位,与2016年相比位次不变,增速达到7.8%,远远高于全国GDP涨幅。
依托“一带一路”打造开放前沿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腹地正在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中,河南以更大的气魄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陆续打造出空中、陆上、网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增强中原腹地对“一带一路”的支撑作用,帮助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同时也让中国消费者在家门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宽广。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强调,中方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把河南与卢森堡的合作推到了新的阶段。
河南不断拓展航线、加大航班密集度,逐步扩大以郑州为中心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形成更加完善的航空枢纽网络;进一步提升口岸功能,全面推进郑州机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建设,为客户提供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郑州机场的货物集疏功能,参与全球物流分工和全球物流多式联运。
河南机场集团的数据显示,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已由2013年的25.6万吨提升至2017年的50.3万吨,年均增速18%,国际地区货运量居全国第四位,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成为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航空门户。
随着空中丝绸之路的畅通,智利的车厘子、德国的啤酒、法国的葡萄酒、瑞士的巧克力以及林林总总的“洋货”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地出现在河南人的生活中。
陆上丝绸之路越走越通畅。比利时当地时间10月24日16时,一列承载41节集装箱的中欧班列从比利时列日车站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郑州)在欧洲又一个目的站点正式运营,从河南郑州到欧洲腹地的“陆上丝绸之路”继续西向延伸500公里。
自2013年班列开通5年来,中欧班列(郑州)丰富了河南进出口口岸功能。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河南先后取得“进口肉类口岸”“全国邮政第四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进口粮食口岸”等功能性定位,郑州成为内陆地区功能性口岸最多的城市。
网上丝绸之路越用越便捷。利用跨境电商打造出一条网上丝绸之路,这是河南突破中原腹地的重要利器。
2014年起,围绕“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目标,河南大力推进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郑州独创“1210”监管模式、“秒通关”通关模式、“海淘不用等、现场提货走”销售模式,实现最高每秒50单的海外通关效率,让世界商品“一站到家”。同时,有效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关务申报、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等系统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货通天下的“网上丝绸之路”。目前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备案的企业达1100多家,进口货源地覆盖63个国家,出口地覆盖185个国家,累计带动5万余人创业就业。网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2017年,在中国15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进出口包裹总量中,郑州占到三分之一,商品通关日峰值处理能力可达500万单,2017年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1024.7亿元,同比增长33.3%。
海上丝绸之路突破旧观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河南省结合自身实际,特别制定了《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打造信息交换平台、完善内陆口岸功能为重点,推动跨省域基础设施协同共建和高效衔接,形成‘铁公机海’四港联动综合枢纽,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水平。”
河南省研究出台了海铁联运支持政策,加强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与沿海港口合作,加快建设东向、南向等海铁联运国际通道,在拓展郑州至连云港、青岛、天津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业务的基础上,开发至上海、宁波、福建、广州、广西等港口海铁联运班列,推进洛阳、周口、商丘等市创新建设口岸查验区,逐步形成覆盖全省、联动全国的中欧班列集疏体系。2015年5月15日,郑州至青岛港直通班列首发;2016年5月22日,郑州至连云港直通班列开行,发展铁海联运建设“无水港”,向东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发展海铁联运,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对接,2018年以来已累计开行65列。
河南因改革开放而崛起振兴,也势必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赢得更大主动。进入2018年下半年,一系列最新的改革和开放举措不断推出:2018年8月1日起,河南省全面实施进出口货物整合申报改革;9月2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9月19日,《河南省电子证照管理暂行办法》印发,河南省全面推行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应用;9月24日,河南省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发展共享经济的实施意见》,河南将重点发展八大领域共享经济;10月21日,河南省已设立100亿元规模的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国家大数据(河南)综合试验区引进国内外大数据优质企业,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链接
河南对外开放历程
1991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第一次对外开放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把对外开放工作摆到突出位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出现了外资企业入豫的热潮;1993年,河南设立了第一家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日产汽车有限公司,中、日有关各方共同组建了中外合资企业——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1995年之后,河南开放进入新阶段,从开放带动战略,到开放带动主战略,再到“基本省策”,“全面提升、主动引领”,河南走过了近20年。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河南自贸区,是中国中央政府设立在河南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境内。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范围119.77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郑州片区73.17平方公里,开封片区19.94平方公里,洛阳片区26.66平方公里。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定位是: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努力将河南自贸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集聚、交通物流通达、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引领内陆经济转型发展,推动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面积415平方公里,是集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于一体的综合枢纽,是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附近的新郑综合保税区为核心的航空经济体和航空都市区。2013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标志着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设立。
在国务院《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支持下,郑州航空港区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新板块和中原经济区的龙头,郑州力争建设成为一座联通全球、生态宜居、智慧创新的现代航空大都市。
战略定位是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验区,形成引领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开放高地。国家在口岸通关、航线航权、财税金融、土地管理、服务外包等方面给予实验区政策支持。
2016年3月,郑州航空港区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5月,郑州航空港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包括郑州、洛阳、开封三大片区,涵盖郑州港区40.6平方公里。
大幅放宽外资市场准入
2018年12月1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将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吸引外资入豫。
《通知》明确,河南将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投资促进服务水平、强化开发区利用外资平台作用、建设高标准、国际化营商环境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河南省外商投资稳定增长,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知》明确,河南将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各地、各部门不得专门针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限制。加快推进汽车、飞机产业对外开放,按照国家部署取消汽车制造行业外资股比及整车厂合资数量等限制。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人才中介机构的投资方条件限制。取消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要求。加大航空产业对外合作支持力度,吸引合资客运和货运航空公司、民用机场等项目落地。
《通知》指出,要构建广覆盖、多元化的招商引资网络,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机制,采取务实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河南省境外招商的联络服务。完善投资促进信息平台,建设投资促进信息库,鼓励外资并购投资,引导省内企业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加大对外资新设项目和增资扩产的支持力度及在河南省设立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激励和容错免责机制,营造干事创业、鼓励担当的良好氛围。(丁建波)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