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报道(万庆丽):8月19日下午,南阳淅川移民精神首场巡回报告会在河南省财政厅举行。报告团成员用真挚的言语、动情的演出,向在场200多名党员干部讲述了淅川移民搬迁的感人事迹,使在场人员获得了一场灵魂的洗礼。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庆业,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出席报告会并致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京津冀地区水源短缺的跨世纪工程。为了让人们喝到丹江口的优质水,渠首水源地淅川县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移民,移民数量达40余万人,干部群众用汗水和热血谱写了一曲舍小家顾大家的移民精神的壮丽凯歌。
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致辞 摄影 王伟
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表示,为了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淅川先后有50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没,占丹江口库区总淹没面积的一半以上,先后移民36.7万人,占丹江口库区移民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确保一股清水涌去北朔,淅川县把水质保护作为一项永恒的政治任务,痛下决心关停企业350多家,拆除养鱼网箱5万多个,趋避养殖场600多家,以每年10万亩以上的规模推进造林绿化,使园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庆业致辞 摄影 王伟
“淅川移民干部正是把牢了扎根群众这个支撑点,在为民服务上取得新进展,才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办好群众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对党更加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有信心。”河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庆业说。
报告会上,淅川县移民安置指挥部干部葛飞,淅川县公安局优秀代表阮丽,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赵川等五人以亲身经历或所见所感,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为在场观众讲述了淅川移民搬迁时感人肺腑的事迹,再现了令人难忘的移民大搬迁情景,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一听众感动落泪 摄影 王伟
铁肩担道义 真情著华章
“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淅川是河南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16.5万移民迁安,任务繁重,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时间紧迫,不伤不亡不漏一人要求严格,搬迁力量如何组织?交通安全如何保障?老幼病孕如何护送?一个个难题摆在淅川县的面前。我们上下齐心、克难攻坚、务实拼搏,两年时间顺利完成了16.5万移民的迁安任务。”淅川县移民安置指挥部干部葛飞激动的说。
淅川县移民安置指挥部干部葛飞发言 摄影 王伟
葛飞是淅川县移民安置指挥部干部,曾参与经历了南水北调大移民工作。当年移民群众的搬迁时,淅川移民干部忠诚担当。时任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王培理耐心地解释移民政策;患有严重糖尿病的移民局局长冀建成每天自己注射胰岛素维持身体,坚持带病工作,一干就是整整4年;面对妻子和嫂子发生意外车祸,移民干部张光东为了即将告别故土的700多移民群众,只能噙着眼泪、忍着伤痛,重返工作岗位,直到16天后送走最后一批移民,才再次出现在妻子的面前。
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两年里,淅川县移民干部夜以继日地拼搏着、奉献着。令人感动的是,在整个移民搬迁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移民重大伤亡事件,但却有300多名干部晕倒在搬迁现场,100多名干部因公负伤,10名干部牺牲。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精神,在淅川大地上竖起了一座感天动地的时代丰碑。
警徽光耀移民路
在长达两年轰轰烈烈的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中,公安机关主要担负着移民人口、普及核对、搬迁运输安全、现场治安管控和突发性事件处置等多项任务。战线长、头绪多,工作在最基层,最前沿。“移民搬迁交警连轴转,最辛苦,一个搬迁批次下来,工作时间大都在16个小时以上,常常是一身灰、一身汗、一身泥、一身水。”淅川县公安局优秀代表阮丽噙着眼泪说。
淅川县公安局优秀代表阮丽发言 摄影 王伟
淅川县交警大队的张荣超,在第一批人民搬迁中就感觉身体不适,但他坚持工作。二期搬迁前夕,他被医院确诊为食道癌,但他执意要求参战,担当了交通指挥重任。为了更好地指挥工作,他停止化疗,用中药缓解病情。在送去了所有的移民车队后,他就倒下了。2010年7月8日,连续暴雨使大石调乡东源庙村山洪暴发,搬迁车辆全部被困村中,公安人员来不及多想,一个个就跳进了深没膝盖的泥浆之中,搬运转移移民财产,拖拽陷在泥浆中的车辆。经过长达6个小时苦战移民货物被安全转移,38辆货车,10辆客车被全部拖出,而民警全都成散了架的泥人,一个个瘫倒在地上。此时此刻,他们最多的想法就是抓紧休息片刻,再投入新的战斗,因为他们心中装的永远是国家的利益,永远是人民的利益。
在艰苦卓绝的移民迁安保卫战中,淅川县公安局共投入警力1.8万余人次,成功指挥196个批次、4.8万余台次车辆安全出境。有6名民警家人去世本人仍在安保现场,26名民警在处置突发性事件抢险救援中受伤,38位民警晕倒在搬迁现场。新时代新征程,淅川公安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发扬优良作风,用为民担当的实际行动让警徽在渠首大地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国家至上 52年无悔搬迁路
移民后代马晓讲述了何兆胜的移民故事。1958年,丹江口水库开始修建,为了支援边疆建设,时年23岁的何兆胜带着新婚两个月的妻子,离开了故乡淅川,奔赴山高风大、路险人稀的雪域高原。面对高寒缺氧、气候多变的地理环境,他们垦荒种田,艰难度日。但最终因为生计实在难以维持,何兆胜带着全家老小,最后一批回到了淅川何家庄。两年后,丹江口一期工程开始复工,何兆胜一家7口人,第二次离开故乡,迁往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14生产队。淅川县一批又一批移民的涌入,使当地人口激增,居民和移民间的矛盾迅速升温,实在过不下去了,何兆胜又一次返回淅川。
2005年,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水位提高后,淅川需要再次移民16.5万人,何兆胜第三次成为新世纪的南水北调移民。听到消息,他老泪纵横道:“我这是要搬一辈子啊……”
何兆胜,淅川县一位普普通通的移民,因为国家需要,他23岁西进青海,30岁南下荆门,75岁又跨过黄河。他52年的搬迁史,正是淅川移民历时半个多世纪搬迁的缩影,也是70余万渠首儿女在国家需要时表现出的那种勇于牺牲、敢于担当,为国分忧、乐于奉献的民族精神的缩影。
移民后代马晓发言 摄影 王伟
用独臂擎起一泓碧水
1969年1月,丹江水库引水总干渠和渠首闸门举行开工典礼。20岁的李进群身穿军绿色民兵服和无数建设者一起,昼夜奋战在渠首工地,开山凿石,挖沟运土。1970年8月16日,李进群在运送土方时,附近一台卷扬机突然失控,飞扬的钢丝瞬间切断他的右臂,殷红的鲜血从血肉模糊的伤口喷出,他当场晕倒在地。
“进群啊,比起那些牺牲的工友,咱只是丢了一只胳膊。将来,咱还能劳动,还能建设渠首大坝,咱可不能做废人!”村支书的这一句话点醒了痛苦的李进群,他决定与命运抗争到底。回到工地后,失去右臂的李进群看场子,捡垃圾,帮助工友打水,烧水,打捞江面上漂来的枯枝败叶,一点也不比其他工友干的逊色。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李进群决定义务护水。捡垃圾,修路补桥是李进群的主要工作。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人们总能看到李进群拉着一辆装满碎石块的车子铺设石子,修补路面,碰上游人随手丢弃的瓶瓶罐罐,他就捡回家,攒一阵子就拉到废品站处理掉,然后用卖废品的钱购买铁锹、箩筐、碎石块。一些乡邻不理解地问李进群:“你这活儿又脏、又累、又丢人,还危险,又没一分钱报酬,你图个啥呀?”李进群说:“我虽然是个捡垃圾的,但守护的是北京的‘大水缸’。为这一库清水,几十万淅川人都搬走了,我还讲啥报酬。”就是这样的独臂老人,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守护丹江的承诺,他的护水事迹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杨露发言 摄影 王伟
南水北调真辉煌 最动情是离故乡
赵川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2009年6月,她接到了去淅川采访南水北调移民大搬迁的任务,这一干就停不下来。
“南水北送最动情是离故乡。盛湾镇一位老太太搬迁前祭祖,老奶奶带领儿孙们跪在祖坟前,悲从中来,一头栽倒在祖坟前,再也没有醒来。”赵川含泪说起她的见闻。
在采访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工作中,赵川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库区移民半个世纪的辛酸搬迁史不堪回首,移民故事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她,赵川一次又一次带病采访含泪写稿,用眼睛和心灵见证记录了这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波澜壮阔的移民大搬迁。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任记者赵川发言 摄影 王伟
最后,由淅川县曲剧团表演的反映移民干部到群众家中做搬迁动员的情景剧《丹江夜雨》将报告会推向了高潮。
“听了本场报告会,几度流泪。我被移民精神深深感动,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更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更好传承。记忆最深的是情景剧中的老奶奶,三次移民,亲人更是在移民过程中陆续离世,但她仍然能够坚定地响应国家号召,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敬佩和学习。” 赵庆业说。
“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牺牲奉献精神鼓舞着我们。今后,我们会以此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为河南省财政事业做出更大贡献!”河南省财政厅机关干部张赛说。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