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以前沿金融科技支撑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开启了智慧银行建设的新篇章。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行长谷澍、董事会秘书官学清,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中铝股份董事长卢东亮、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等出席发布会。
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内银行业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先行者、推动者,工商银行始终坚持以技术变革引领银行再造,先后自主研发了四代核心系统,实现了数据大集中、“两地三中心”等重大创新突破,奠定了在国内同业中的科技领先优势。可以说,工商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信息科技的创新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浪潮中,工商银行顺应时势和客户需求,着眼于集团跨境、跨业、跨界转型发展,秉承“科技引领、创新赋能”的理念,在高起点上推进智慧银行建设。工商银行从2015年启动IT架构转型,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智慧银行ECOS工程”建设,经过历时5年、举全行之力的集中攻关,目前ECOS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陈四清诠释了ECOS(Ecosystem,生态系统)四个字母的深刻内涵。其中,E是Enterprise-level,代表“企业级”,寓意工商银行立足全集团视角,构建产品整合、信息共享、流程联动、渠道协同的新体系,给客户带来更好的“ONE ICBC”一致体验。C是Customer-centred,代表“以客户为中心”,体现工商银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不仅是“客户身边的银行”,而且是“客户心中的银行”。O是Open,代表“开放融合”,昭示工商银行适应金融生活化、场景化趋势,以自有融e行、融e联、融e购“三融”平台为基石,以API开放平台和金融生态云平台为跨界合作抓手,积极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S是Smart,代表“智慧智能”,表明在我国已经进入“智能+”新阶段的背景下,工商银行全面布局“ABCD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研发一系列硬核科技平台,为客户服务、精准营销、风险控制、决策管理等提供“最强大脑”,为银行转型创新带来强大动力。
发布会上,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全面介绍演示了ECOS取得的“六大标志性成果”。一是构建了开放融合的跨界生态,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实现支付、融资、理财、投资等金融产品,无缝嵌入到教育、医疗、出行、政务等民生消费和企业生产场景,让金融服务像水和电一样便捷可得。二是开启了“智慧+”创新新模式。强化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打造智慧服务、智慧产品、智慧风控、智慧运营,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新期待、新需求。三是实现对热点秒杀场景的高适应高弹性支撑。通过IT架构转型、金融科技新技术运用,工商银行对高频、复杂业务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例如,2018年双“十一”业务高峰时,交易率瞬间提高五倍;在建国70周年纪念币开放预约后的5分钟内,完成3000多万笔预约。四是构建双核心的IT架构。同业首家基于分布式、云平台形成银行核心业务处理能力,实现超过90%的系统功能在开放平台运行,系统交易性能大幅提升,做到“既跑得快,又跑得稳”。五是打造一系列同业领先的企业级金融科技平台。包括人工智能、智能生物识别、物联网服务、区块链技术等,大力推进新兴技术与业务融合应用,形成了领先的企业级技术能力和业务应用能力,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六是形成灵活组合、快速研发的组件化创新能力。打造了业内标准化服务数量最多、交易量最大的组件化研发体系,使大型银行具备更敏捷的市场和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ECOS的发布,是工商银行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在这一新起点上,工商银行可以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打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工行”,用科技改变金融,让金融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ECOS在工商银行各业务领域正逐步深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其中,一是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可得。工商银行的金融服务不仅开放给20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同时还通过金融生态云方式引入了财资、教育、景区等15个行业的1.88万行业用户,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到ETC通行、故宫博物院购票、教育缴费、企业财资管理等生产生活场景。工商银行已经不是客户必须要去的场所,而是无处不在、便捷可得的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服务更加智能高效。工商银行将智能科技融入到银行的方方面面,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例如,创新推出的“AI投”系列产品,可帮助客户解决自主投资产品筛选难、投资时机把握难的两难问题;经营快贷为80万小微企业客户主动授信近3500亿元;首创个人资信证明寄送等“线上申请、邮寄到家”服务,让客户不必再跑网点,等等。三是金融服务更加稳定可靠。工商银行积极适应客户金融行为线上化、金融生活化趋势,提升对互联网爆发性增长业务的支撑能力,在双11、春节红包、纪念币预约等业务高峰,保持了金融服务的稳定可靠。(记者 刘磊)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