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洛阳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述评②
中国一拖智能驾驶舱数字化工厂。项目新建下料、焊接、涂装、内装四个数字化车间,实现关键工序自动化,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数字化工厂。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
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明确要求,要突出产业特色,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紧紧扭住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两个关键,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推进军民融合,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作为“一五”时期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被寄予厚望,当义不容辞。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洛阳入选第20项“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的地方”,成为全省唯一的连续两年入选该项督查激励的省辖市。
“洛阳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紧紧扭住两个关键,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彰显特色优势,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加快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真正挺起制造业这个脊梁。”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表示。
突出产业特色,把准主攻方向
近日,在洛阳高新区,10辆18米长的“海豚”纯电动公交车自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缓缓驶出,经检测后在洛阳市公交集团正式上岗,成为洛阳市城区一道风景线。
据悉,银隆新能源洛阳产业园已具备全系列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成为洛阳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立足地方实际和特色优势,加快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简称“565”)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机器人及智能装备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企业达到了13家,在全国41个工业门类中,洛阳就拥有39个。
刚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洛阳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呈现出回归正增长区间的可喜景象。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持续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快复工复产和项目建设,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培育工业新增长点,把疫情对工业经济的影响降到最低。”洛阳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
按照洛阳市出台的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一步将着力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巩固提升好装备制造、高端石化、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等4个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装备、生物医药等10个新兴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以推动节能降耗、解决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洛阳市正积极谋划构建“一中心两集团一园区”产业发展格局,组建中原环保装备技术研发中心、中原环保产业集团和中原环保装备集团,建设中原环保装备产业园,打造千亿级规模、在中部地区具有辐射带动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紧扭两个关键,走创新发展之路
推动洛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驱动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
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有优势——
央企科研院所和军队科研机构14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88家,国家自创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落地建设,去年研发投入强度2.3%,居全省首位。
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洛阳仍需奋力——
洛阳传统产业比重偏高,六大高耗能行业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不足5%。与我省相邻的徐州、襄阳相比,差距在增大,可谓“标兵渐远而追兵渐进”。
“此次‘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赋能定位,为洛阳在中部崛起中先行先试、奋勇争先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支撑。”洛阳市“十三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席升阳说。
席升阳认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要紧紧扭住两个关键,用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来改造提升洛阳装备制造业,面向社会终端的消费者来拓展洛阳的制造业。
不仅如此,专家指出,洛阳还要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国内、国际知名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在更大范围培育产业生态和打造产业链,为先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洛阳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洛阳将进一步打通“四个通道”、促进“四链融合”,通过扭住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走出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之路。
科技赋能,把洛阳名片擦得更亮
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创造过很多辉煌。
我国第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第一台大型提升机、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国内装备制造业的众多第一,都诞生在洛阳。
近年来,依靠科技创新,“洛阳制造”“上天入海”频频参与中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向“洛阳智造”转变,亮点频现:158个“洛阳关节”撑起港珠澳大桥,中航光电“洛阳连接器”为“复兴号”动车组构筑“安全线”,“洛阳轴承”建功人类探测器首登月背……
“洛阳智造”正成为引领洛阳高质量发展的新名片。
目前,洛阳市正着力实施制造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五大攻坚行动”,推动六大产业园建设全面提速。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行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构筑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
喜看洛阳风日好,东风劲吹势更遒。
按照目标,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形成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节能环保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家百亿级企业,100家“小巨人”“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100家企业布局海外,让更多“洛阳名片”亮相世界舞台。(河南日报 记者 李宗宽)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