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2020-06-30 08:59:46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 绘好山水画 添彩乡村游 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城市远洋】【要闻-文字列表】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古都夜八点,相约洛阳城。  黄政伟 摄

【城市远洋】【要闻-文字列表】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图为旅游节现场表演活动。  季辰宸 摄

【城市远洋】【要闻-文字列表】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图为游客现场咨询农产品。 季辰宸 摄

【城市远洋】【要闻-文字列表】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提质升级、亮点频出

图为非遗代表节目《独角兽》。  季辰宸 摄

  游山水、逛集市;看大戏、赏非遗……巧借端午“东风”,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为游客奉上了丰盛的乡村文化旅游“大餐”。

  以“品河洛文化赏静美山水”为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与端午节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对洛阳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农副产品、文创产品等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推介。

  据初步统计,6月24日至27日,全市各相关县(市)区组织开展文艺、民俗、非遗等各类演出300余场,接待游客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3亿元。

  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行,不仅促进了“文化+旅游+乡村+消费+扶贫”的有效融合,而且与“古都夜八点相约洛阳城”文旅消费活动城乡互动、交相辉映,提振了文旅消费信心,助力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创新形式    线上直播增强影响力

  在洛阳城乡,绿色是最亮的底色;文化是深厚的底蕴。“品河洛文化赏静美山水”成为本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最大特色。

  据介绍,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由洛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洛阳市农业农村局、洛阳市节会服务中心和洛阳广播电视台承办。

  该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全省文化旅游大会精神,加快沟域经济发展和旅游扶贫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为办好本次活动,洛阳宣传部门在创新形式、丰富内涵上下功夫,绘好山水画、添彩乡村游,着力打造知名文旅品牌。

  疫情当前,洛阳充分借鉴第38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大型线上直播活动成功经验,创新做好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网上宣传工作。

  6月24日至25日,推出“2020首届洛阳乡村文化旅游节”大型线上直播活动,活动采取腾讯、抖音、河南有线电视、洛阳电视台四大平台直播+新浪微博话题设置的“4+1”模式创新宣传。截至6月25日,直播观看总人数达235万人次,宣传覆盖人数达2471万人次。

  县区联动    提振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以栾川县重渡沟景区为主会场,联合偃师市马蹄泉旅游度假区、孟津县魏家坡景区、新安县石井镇神仙湾、伊川县伊沼荷香御林生态园、宜阳县香鹿山镇赵老屯村、汝阳县西泰山景区、洛宁县讲理村、嵩县黄庄乡三合村、西工区红山欢乐谷和伊滨区倒盏民俗村等10个县(市)区的分会场同步启动。

  在洛宁县讲理村分会场,围绕“洛水山肴”系列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示、展销;“洛宁小吃,邀您来吃”等系列活动,更是让游客大饱口福,流连忘返。

  异彩纷呈的乡村文旅活动,让游客在休闲旅游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文化旅游市场消费持续升温。

  “由于重渡沟活动的带动,俺家的民宿这几天入住率都达到了百分之百。”栾川县“后来”民宿业主吴新贤高兴地说。

  “非遗”展示    感受河洛文化魅力

  洛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市。活动期间,河图洛书传说、河洛大鼓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展演受到游客欢迎。

  “二鬼摔跤”引得掌声阵阵,河洛大鼓委婉细腻……在位于洛邑古城的老家洛阳“非遗会客厅”,一场非遗展演引得网上网下叫好声不断。

  旅游带火非遗,非遗助推旅游。独角兽舞起来,竹竿舞跳起来,传统大鼓擂起来……在重渡沟活动主会场现场引起一片热闹欢腾。特别是栾川县潭头镇石门村的非遗表演《独角兽》,通过传承人一招一式的倾情演出,逼真还原了几千年前劳动人民驯服野兽的场景,让现场的游客尽享浓浓的豫西乡情味,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洛阳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以成功举办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为契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机遇,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以旅游的方式传播文化,绘好山水画,抓好乡村游,为加快建设副中心、致力打造增长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绚丽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河南日报 记者 田宜龙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雪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