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张雨晴):10月10日下午,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乡村振兴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据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万里介绍,十年来,亿万中原儿女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谱写了中原更加出彩的“三农”篇章,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撑。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楚长城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
河南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建设新时代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持续擦亮粮食生产这张王牌,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十年来,河南粮食总产量先后迈上了1200亿斤、1300亿斤两个百亿斤新台阶,每年调出原粮及其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6亿亩以上,其中小麦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稳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平均每亩年增产150斤左右;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规划建设“中原农谷”,成立神农种业实验室,积极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河南聚焦“六高”目标、“六化”方向,构建“1+N”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着力推进“三链同构”,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加快转型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河南依托资源禀赋、市场环境等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推动酒业、奶业、中医药振兴,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重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建成了以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创建了17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6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80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聚焦农民和土地、农民和集体、农民和市民的关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顺利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探索了一批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成功模式。
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农村面貌焕发新气象
河南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广阔的中原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河南把公共基础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县域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23.3万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93%,乡镇和农村热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进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县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全民覆盖、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6.1%,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标率87.5%,农村居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率99%以上;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65.9%,创建了一批“美丽小镇”“四美乡村”“五美庭院”;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不断深化“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全省平安乡镇(街道)、村(社区)占比动态保持在80%以上,50%以上的乡镇和村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农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升
河南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广大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河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718.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认证,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3元、年均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012年的2.49缩小至2.12。
这十年,河南农业农村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深刻变化,乡村振兴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下一步,河南将始终牢记领袖嘱托,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让“三农”工作更加出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