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粉、捞粉、洗粉、搭粉、上架……近日,在信阳市新县箭厂河乡竹林村的红薯粉条加工厂里,伴随着机器轰鸣声,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着手里的活儿,到处一派繁忙的景象。
工人将粉条装袋 供图 新县宣传部
“我今年种了不少红薯,全都卖给了厂里。这不,趁着冬日农闲时候,再到厂里帮忙做红薯粉条,还能再有一笔收入。”工人王德贵一边搭粉,一边兴奋地说。
就地取材,产业兴民。包括王德贵在内,竹林村的许多村民把自己种植的红薯出售给工厂,同时也参与到红薯粉条的加工制作中来。在工厂的带动下,村民们自发行动,在乡村闲置的土地上,铲平地里的“土包”,鼓起身上的“腰包”。
“今年第一批产的粉条已经都销售完了,第二批已经在路边开始晾晒了,很快也可以进行销售。”竹林村红薯粉条厂负责人肖国成用手指着路边,乐呵呵地说道:“想买粉条的人一般得提前打电话定,不然来了可就得空手而归了。”
顺着肖国成的手望去,在竹林村红薯粉条工厂门前的广场,一排排刚出厂的红薯粉条排列整齐,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一道别具乡村风味的风景线。
“我们正在注册竹林村红薯粉条商标,准备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也联系了电商平台,发挥网络优势,拓宽粉条销售渠道。”竹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吴世德说。
人村齐奋进,同走振兴路。竹林村依托村内红薯资源优势,在扶贫单位的帮扶下,成立了粉条加工厂,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依托合作社建立了集种植、加工、出售于一体的红薯粉条产业链。一捆捆“金条”,真正为村民打开了一扇乡村致富门,为村子修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据吴世德介绍,该村粉条加工厂自建厂以来,共收购红薯30万斤,制成红薯粉条4.5万斤,产值58余万元,年收入18余万元,帮助村内民众10余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文 聂建武 陈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