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襄古道重修后,我们的出行方便了许多,心情也变得舒畅起来。每次带孩子来古道玩,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让孩子通过墙上的彩绘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日前,南阳市新野县沙堰镇南村村民黄权望着多彩的文化墙绘感慨万千。
沙堰镇南村回民学校学生了解新野历史名人 摄影 王小军
据《禹贡》记载,宛襄古道在夏商时代便是一条向朝廷缴纳贡品、田赋的主要陆路通道。这条古道与南阳盆地四通八达的水系相连,走唐白河直通中原腹地。在古代,江南的漕粮也是途经汉江到南阳,再由陆路宛襄古道运往京城。
沙堰镇南村回民学校老师向学生讲解宛襄古道示意图 摄影 王小军
重修后的宛襄古道,依河而建,全长约1500米。路两旁修建的文化墙,画面清新,内涵丰富,引人注目。
西汉时期,南阳太守召信臣在此囊沙围堰、灌溉农田,遂更名为沙堰。沙堰的先民感恩这位“父母官”,尊称他为“召父”,把他带领修建的这段水利工程称为“召父渠”,并立碑纪念。文化墙共分为沙堰的由来、宛襄古道中的沙堰、古代沙堰的市井风情、沙堰的历史古迹、沙堰新时期的美丽乡村五大主题。
一画一故事,一墙一风景。近年来,沙堰镇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以点连线、连线成面”的思路,高标准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强对两汉文化的深度挖掘,着重整治周边环境,实现路面硬化、墙面美化、展示文化,为沙堰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文 王小军 王凯)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