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启幕
2024-12-16 16:16:46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万庆丽责编: 蒋硕

  国际在线河南消息(记者 张雨晴):12月15日上午,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启幕

开幕式现场 摄影 张雨晴

  本届国际生态峰会由国际生态峰会理事会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爱思唯尔承办,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北京生态修复学会等多家支持单位联合举办,主题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拓可持续和理想的未来”。本次活动为期5天,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代表齐聚中原,围绕全球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焦点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开幕式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全球繁荣研究所罗伯特·科斯坦扎院士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鄂竟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河南省副省长孙运锋,国际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终身教授李百炼院士,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共同主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鄂竟平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地球生态系统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污染、土地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常态化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和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构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新格局;围绕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国际共同关心的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造福人类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领域产学研合作、平台共享和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之力守护地球共同美好家园。

  孙运锋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对本次峰会成功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近年来,河南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有力落实“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形成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了高质量发展。他希望各位来宾和专家以本次峰会为平台,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凝聚共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贡献智慧与力量。

  据刘俊国介绍,作为水利部与河南省共建、黄河流域唯一的水利特色本科高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始终坚守治水兴国的初心与使命,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突出的学科优势,培养了数十万致力于水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和技术人才,赢得了“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华水人;哪里有华水人,哪里就有骄人业绩”的美誉。近年来,学校围绕水安全、渐进式生态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为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启幕

嘉宾作大会报告 摄影 张雨晴

  开幕式后,美国杜克大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斯图尔特·皮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欧洲环境署原署长、联合国环境署首席科学家杰奎琳·麦克莱德,在主会场分别作了题为《“30%生态保护目标”的适应性评估及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实际效能》《真实价值核算:农业食品系统自然正向转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的大会报告。

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第七届国际生态峰会启幕 

学术墙报 摄影 张雨晴

  据悉,国际生态峰会系列会议每四年举办一次,是目前全球生态学界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国际生态学盛会之一。本届会议设有100场特邀大会报告、分会(专题)报告和学术墙报,Nature、Ecological Complexity、Ecological Indicators、Geography and Suatainablity等30多家顶级期刊主编及编辑参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