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器官芯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 河科大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2025-02-14 08:49:48来源: 河南日报编辑: 张雨晴责编: 蒋硕

  2月13日,记者从河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社干带领的团队在器官芯片领域再获重要突破,最新研究论文入选世界三大顶级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子刊《细胞报道·物质科学》。这是国内食管癌领域该类研究首次登上国际权威期刊。

  该论文题目是《基于水凝胶的中空仿生微纤维用于食管癌功能重塑》,该校石林林博士为第一作者,高社干为通讯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署名单位。

  中国是食管癌高发的国家之一,高社干团队长期从事肿瘤防治研究,曾于2014年率先发现口腔细菌是引发食管癌的重要诱因,并在此领域持续深耕。

  该研究属于交叉学科,涉及医学、材料科学、电化学、3D打印等多领域,核心团队成员近百人。通过深入研究食管癌微环境,团队首次将细胞自组装和微纤维生物复合凝胶相结合,建立起可负载食管癌仿生器官的水凝胶新体系,将其作为食管癌仿生器官的3D生物载体。

  “既坚定了团队信心,又给国内医药领域提振了士气,也开辟了仿生器官芯片指导患者个体化精准诊疗新方向。”高社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药物研发耗资巨大且周期长,我国的原研药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在器官芯片技术研发取得突破后,将有效替代原研药开发过程中的动物实验,研发效率提升至少30%,并大幅降低经费成本,对我国新药研发、临床研究、药物敏感性实验等3个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据介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同时,省科学院、省医学科学院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科研机构与职能部门,分别在实验场地、经费保障、博士编制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人的医疗、用药问题,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也生动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高社干说,“我们团队将聚焦‘四高四争先’,尽快将研究成果推动到临床试验阶段,并同步实现产业化,在口腔、肝脏、肾脏等器官上进行更广泛的应用,在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记者 肖遥 吉小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