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河南这十年】郑州:经济发展蓄新能 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
2022-10-10 15:49:4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邓高靖责编: 胡晓萌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仝瑞勤):10月10日上午,河南省委宣传部举行“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郑州专场新闻发布会。郑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何雄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郑州市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成就。

【河南这十年】郑州:经济发展蓄新能 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_fororder_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仝瑞勤

  这十年,郑州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郑州市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60.9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12691亿元,基本保持每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态势;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年突破千亿元,2021年达到1223.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21年达到1624.4亿元,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城市吸引力持续提升,常住总人口数从2012年的948万增加到2021年的1274.2万,“城市年轻力指数”排名全国第五;城市能级全面提升,迈入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新赛道。 

  这十年,郑州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经济发展蓄积新势能。郑州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由2012年的2.4:51.1:46.5优化为2021年的1.4:39.7:58.9,2021年工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1.6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0%提高到2021年的32.7%;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态势强劲,成功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一体推进“芯、屏、网、端、器、用”联动发展,构建新能源汽车制造、研发、检测等产业链体系,50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聚链成圈;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5G网络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获批建设国家区块链发展先导区,打造20个深度应用场景、131个智能工厂(车间),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协同。

  这十年,郑州创新发展增添新动能,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一大批科研功能平台挂牌运营,14家大院名所在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建设新型研发机构58家,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相继挂牌,2021年全市各级各类研发平台达4395家;创新主体加快培育,在孵企业破万家,国家级孵化器23家,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130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3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500家;创新人才加快集聚,构建“人才+项目+资本+场景”协同引才模式,引育各类高层次人才1802名,汇聚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顶尖人才103名,建立院士工作站113家,拥有各类科研人员10.9万人,创新实施青年人才新政10条;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超硬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2021年专利授权量达6.3万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6.5亿元。  

  这十年,郑州全面推进“枢纽+开放”优势再造,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郑州机场二期建成投用,机场北货运区全面运营,郑州成为航空、城铁、地铁、公交、高速公路零换乘的机场城市;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形成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覆盖全省地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至6小时通达主要经济区的高铁圈;“空中丝路”越飞越广,货邮吞吐量突破75万吨;“陆上丝路”提质增量,获批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中欧班列(中豫号)形成“8个口岸出入境、17条线路直达”网络,累计开行超过6000班;“网上丝路”创新突破,业务辐射196个国家和地区,跨境电商“1210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网络体系;“海上丝路”通江达海;成功获批全国第四个邮政国际枢纽口岸,“2+2+9”口岸体系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2.0版高水平推进,累计新注册企业超过9万家,外贸进出口达400多亿元。

  这十年,郑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研究实施200多项具体方案,解决一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强力推进“放管服效”改革,2298项事项实现“一次不用跑”,2492项事项实现“掌上办”,300项事项实现“零材料”“刷脸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党建优势更加凸显,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加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更加完善。

  这十年,郑州城市面貌展现新形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该市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两带一心”文化格局, “山、河、祖、国”文化名片深入人心。

  这十年,郑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生态本底更加厚实。该市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综合公园17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3平方米;沿黄生态持续向好,高质量谋划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治理修复58万亩黄河湿地,建成开放“两脉、三带、四区、多节点”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76.5公里;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双碳工作稳妥推进,市区巡游出租车、公交车、新增工程用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

  这十年,郑州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投入保障有力,资金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筹集保障性住房22.4万套,加装既有住宅电梯680台、惠及30多万户家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深入推进集团化特色化办学,创新教育英才引进培养机制;“健康郑州”建设提质提效,市县一体高质量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成“15分钟便民医疗圈”;基本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200多家。  

  站位新时代,把握新要求,郑州将锚定“两个确保”,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聚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着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新篇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