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Hello,河南   |   直观中国  |   热点专题    |   文旅   |   金融   |   国际播报   |   豫见国际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陈问春:29年磨炼 毫厘之间成就“钳工大咖”
2023-12-04 10:14:29来源:中工网编辑:张雨晴责编:胡晓萌

  一身深蓝工作服,一双满是黑色油渍的大手,心无旁骛地站在钳工台前打磨着工件。在他眼里,每一个零件、每一项产品都仿佛是一件艺术品,需要全神贯注的精雕细琢。

  他就是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维修钳工、高级技师陈问春。

  钳工是一项十分考验人细致程度的技术活,陈问春偏偏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从一名普通钳工成长为公司钳工技能带头人,29年里,陈问春用汗水与肩膀,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刻苦学习各种钳工技能,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钳工状元、中原大工匠等荣誉称号。

  家风传承 “接力”劳模精神

  陈问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从部队复员后来到济源,投身到国防工业建设大潮之中,成为厂里的一名电工。由于工作勤奋踏实,技术能力过硬,1982年,陈问春的父亲获得了“河南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从小,我就受到这份光辉荣誉的影响,在心中扎下了追逐劳模精神的根。”在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下,陈问春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人。

  1994年,从技校一毕业,18岁的陈问春就进车间当了一名钳工,正式投身兵工事业。没想到,刚一上班,工作就给陈问春来了一个下马威:“很多东西都不会,看不懂图纸,对计算公式更是一窍不通。”

  于是,陈问春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的时间为自己“补课”,搜集了大量关于维修设备的书籍和资料,从了解简单的零件结构到制作,从对着零件看图纸到读懂图纸所表达的技术要领。每一次维修,陈问春都认真分析图纸,梳理设备工作原理,不断试验确认。

  就这样,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在陈问春眼中一步步变得清晰。很快,他便熟练掌握了各类机床设备的维修和安装技术,成为单位一位小有名气的钳工达人,并于2009年顺利取得了高级钳工技师资格。

  “在外人看来,钳工干的都是一些又脏又累的粗活,其实不然,想要干好钳工,必须要有细如发丝的细心和不怕吃苦的恒心。”在陈问春看来,钳工是最能体现动手能力的一个工种,做钳工得有耐心,更得守得住匠心,把追求极致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 陈问春:29年磨炼 毫厘之间成就“钳工大咖”

一身深蓝工作服,一双满是黑色油渍的大手,陈问春心无旁骛地站在钳工台前打磨着工件。王威 摄

  从“检修技工”到“攻关达人”

  锉、削、磨、抛……对陈问春而言,钳工,就是用手工完成机器不能完成的工作,将一坨坨钢坯锉成一个个精密的零件。

  有一次,一件产品在加工时,因弯曲现象造成车床主轴静压轴承研坏。“由于轴承采用割分式轴瓦结构,传统维修方式都是采用手工刮研的方法,但这种方式维修工期需要1个月左右,极大降低了设备利用率,严重制约生产进度。”陈问春下定决心改变现状。

  经过多次钻研摸索和试验试错,最终,陈问春总结出“大力切削法”,即在轴瓦粗刮的时候,采用大力切削,快速去除余量。这项操作法将原来二十多天的修理工期缩短至七天,提高了维修效率,为工厂争取了宝贵的生产时间。

  “会技术只是底线,能创新才是‘王者’”。陈问春说。

  以往,公司粗加车床操作机构需要时常修复,有时会影响生产。陈问春通过对其实施改造,将原来的液压传动改为丝杠传动,降低其故障率,使故障停机时间占设备总停机时间的比率由原来的20%降为3%,同时降低了维修工的劳动强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问春的许多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都得到了业界认可。其中,2009年完成的TQ2160深孔钻镗床钻杆箱润滑系统改造和Q1-024钻杆箱润滑泵改造工作,获公司五小成果二等奖;2010年完成的喷焊排烟器改造,解决了车间环境差问题,为公司节约采购费用10余万元。

  甘为沃土 广育桃李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陈问春深知,一人强不算强,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是团队的力量。

  “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陈问春说,这也是近年来他坚持做的工作。

  2014年,以他名字命名的“陈问春创新工作室”成立。自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陈问春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开展各类培训300余人次,对现场遇到的问题,剖析解答、现场授教,被培养人晋升技师2人,晋升高级技师3人,目前都已成为维修班的中流砥柱。同时,团队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2项,取得创新成果30余项,直接或间接产生效益200余万元。

  “自己一个人技术好不算厉害,让工友们个个技术过硬,才算是真本事。”陈问春说,他首先做到以身作则,少说多做,在潜移默化中对徒弟产生影响;徒弟们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在加工关键部位时,陈问春干的同时让徒弟看,干完让徒弟们一起检查验收,让徒弟们加深对关键技术维修的印象。

  “这里不但是各类技术人才、技术比武精英的聚集地,也在生产工作中起着攻坚克难、技术攻关的作用,并肩负着技术传承、技术培训的任务。”陈问春表示,三尺钳台,不仅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安全紧紧相连。“坚守了29年,我还将无怨无悔、心无旁骛地继续坚守下去,我将努力把自己探索的新方法、新技术教给更多的人,帮助更多年轻的产业工人成长为业务骨干。”(葛慧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