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风景线 郑州援疆干部深山送草记

2018-07-26 11:47:54  来源:新疆日报  责编:赵滢溪

  “这次入住亲戚家开展民族团结‘结亲周’活动,不同于以往走亲戚,要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要实实在在为亲戚做点实事,眼下村民最急需的是啥?”哈密市伊州区委副书记、河南援疆伊州区指挥部指挥长马宏伟问道。

  “牧民眼下最急需过冬草料和玉米,特别是深山里的冬窝子,储存的草料已经告急,撑不了几天了。”伊州区柳树沟乡柳树沟村第一书记亚克甫·吐尔逊回答道。

  12月12日,柳树沟乡快乐克小区一座毡房内,参加“结亲周”活动的郑州援疆干部们在一起开会,进一步了解“亲戚”们急需解决的困难。亚克甫应邀参加了会议。

  “大家都知道了吧,情况很紧急,大雪封山随时会来,储存草料业已告罄。据村民讲,山里道路狭窄多冰,大车根本进不去,只能靠小车运输。下面我来分工:张书军联系买草料和玉米,葛咏、李明昌和熟悉路线的村民先去探路,常伟联系进山的货车……”马宏伟一一进行了分工。

  12月14日一大早,张书军兴冲冲地回来了。“马书记,18600斤青草和3100斤玉米饲料都拉回来了,准备卸车。”张书军说。

  “走,咱们也搭把手。”马宏伟边说边往外走,其他援疆干部紧紧跟上。

  “好大一车草呀!”

  “都啥时候了?居然还是青草!”

  大家一边卸着草捆,一边议论。

  “郑州援疆干部给我们帮了大忙,草料我们自己想办法送进山里吧。你们也歇歇。”闻讯赶来的柳树沟村党支部书记叶力江·库力加坎对马宏伟说。

  “我还是上山吧,再远再难我们也要把草料送上去,这样心里踏实。”马宏伟说。

  12月14日上午10时,一辆满载草料和玉米的货车迎着寒风向天山深处的括多里沟挺进,去目的地的路大半是山路。

  车辆经过柳树沟乡原址的时候,一片荒凉,路边有一条冰冻的小河,树少草稀,这里原来的哈萨克族牧民已整体搬迁到了新居。

  离此不远,车子就遇到了一条小河。受低温的影响,河流上面形成30厘米厚的冰层,在压力迫使下,冰层漫过桥面,形成一个两平方米左右的深坑。

  “咱们搬些石头,把坑垫起来。”马宏伟动员三名郑州援疆干部。

  大家一阵忙活,双手冻得像红萝卜。

  第一台车一马当先,加速冲了过去,然后是草料车,正当大家庆幸的时刻,意外还是发生了,草料车的一只后轮被冰层划破,爆胎了。

  驾车的是马宏伟的结对亲戚加山·坎吉汗,他赶紧拿出千斤顶,取下备胎。车子修好了,继续前进。行驶不到4公里,第二条河出现在视野,同样是河水漫过桥面,不同的是,这次冰面有近百平方米,而且道路和桥面还是弯道。脚下是如镜的冰面,路旁是怪石横生的深沟。安全起见,马宏伟让大家全部下车,只留司机驾驶。

  “轻踩油门,慢打方向,保持车距。”大家一边喊,一边用手比画指挥,终于顺利闯关。

  刚松下一口气,第三条河又出现了。此河河宽水大冰多,冰层厚度接近60厘米,路面上大坑就有40厘米深,水流湍急。大家围着深坑和冰层思考了好一阵,最终确定了用沙袋垫路的方案。大家抄起铁锹拿着编织袋忙活起来。还好,第一辆车蹒跚地过去了,草料车也打着滑过去了。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舒缓下来。透过车窗,大家这时才发现寒冬时节的天山深处自有一派迷人的风光。

  三山相夹,溪流蜿蜒,雪原里不知名的树木矗立。这就是括多里沟,快乐克小区里哈萨克族牧民的冬窝子。

  郑州援疆干部李明昌的结亲户努尔别克·吐斯别克夫妇就住在这里。一间石头房,几个牲口圈,往日很难见到行人。

  接过郑州援疆干部送来的棉衣、葵花油、砖茶,又送给他两岁的孩子一个布娃娃,努尔别克一家人感动的不知道说啥好,一个劲地催着进屋,暖和暖和。

  据努尔别克·吐斯别克介绍,趁着大雪尚未封山,为了节省草料,他们把羊都赶到山上了,眼下储存的草料撑不了几天,他正为此犯愁。这下好了,解了燃眉之急。不过他很疑惑,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平时骑马出山都困难。为了给孩子买药,他骑马跑到三道岭,近乎一天。

  马宏伟查看了努尔别克·吐斯别克石房内的存粮和用水用电情况。

  “老百姓真是不容易,吃的是雪山融水,用的是太阳能临时发的电,住的是石头搭建的房屋,虽说是冬窝子临时的居所,但也存在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有机会让援疆干部和孩子们都来看看,受受教育。”马宏伟说。

  在加山·坎吉汗家“老宅”里,郑州援疆干部又帮忙把草料和玉米搬进屋。

  简短的逗留后,车队开始返程,窗外迷人的冬季山景已经引不起大家的兴趣,大雪封山后牛羊如何在这里过冬?如何尽快改善山上牧民的居住条件?牧民的孩子如何上学……

  返程的路上,援疆干部们一路思索……□通讯员/常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