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2019-11-18 09:43:43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石丽敏

“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平陌柏崖山生态养生风景区

“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伏羲山红石林景区

“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尖山醉人红叶

“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乱石坡村田间骑行

“绿”笔涂就城市底色 浓彩绘出美丽新密

双洎河人工湿地

  立冬已过,站在新密青屏山上俯视,却是别样景致:

  红的枫叶,黄的银杏,青绿松柏,填满眼眶,占据视野;城市纵横的道路,像田野间的阡陌;行人、车流在树木枝丫的缝隙中影影绰绰;房屋、楼宇则如镶嵌在绿地之中耸立而起.....这是一座以“绿”为笔绘就美丽画卷的城市,生机、能量、自信与希望正满满溢出!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指出,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今年召开的郑州市委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会上提出,郑州西部要“美”起来,既要环境美,又要产业“美”,让美丽人居、美丽生态、美丽经济成为西部的鲜明特征。在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同时,把生态绿化作为建设的主体工程来实施。做好“美丽”文章,建设美丽城镇、美丽公路、美丽河道、美丽村庄、美丽田园,发展美丽经济。

  走绿色发展之路。新密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生态绿色宜居宜业城市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力铁腕治污,强化转型提质,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双统筹、双促进”的新密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悄然间,树绿了,城绿了,产业绿了,“绿色”为新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新密市资源型城市平稳转型,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统筹、双促进”,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市)、河南省生态市等荣誉称号。

  11月15日,记者赶赴新密,在绿色城市中行走,窥寻其生态文明全景——

  战略布局规划引领 绘制绿色生态发展蓝图

  自2016年2月被正式命名省级生态市,新密立即启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一揽子高起点、大手笔举措相继铺开。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新密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新密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计划》,全市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部门也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作为一项长效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条块互动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创建“五个一”工作体系,即组织体系、政策体系、行动计划、建设导则、考评体系。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为目标,围绕“绿色”,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编制完成新密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形成“拥有区域产业特色、具有文明和谐环境、宜于创业居住的现代新城”发展体系。

  依据产城融合的理念,科学规划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规划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郑州市级专业园区、乡镇创业园以及若干个村(社区)农民创业园,着力培育低耗能、低污染主导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业、就近安居;依托特色产业和优势资源,深度挖掘羲皇、黄帝、岐黄、衙署等历史文化资源潜力,推出都市生态农业休闲游,大力发展以黄帝宫、古县衙、伏羲山风景区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业,形成特色彰显、转型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新型农村社区周围规划建设农民创业园,重点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力支持农民创业增收。全市56个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实施,节约土地10万亩,为新型工业化、新型生态农业化和绿色产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全市还组织编制了生态建设、城乡供水、城乡排水(雨水)、海绵城市、城乡供热、城乡卫生设施等一批专项规划,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民惠民”主线 打造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几天前,王辉宇先生从外地搬进了新密的“新家”,他感叹:“因为工作需要来到新密,一踏进这个绿色围裹的城市就被吸引住了,徜徉在树木环抱的街道中,或是登上密林覆盖的城中山顶,每一股青草味都让人心灵宁静,每一阵小微风就能让人开怀!”

  从生态入手,围绕“为民”“惠民”主线,让城市由内向外释放磁铁般的吸引力。新密通过几年的努力,为宜居之城攒下了厚厚的“资本”。

  让大地染绿,让森林进城,让美景入目,这些是百姓的呼声和向往,新密为此提速“国土绿化”,三步走起:

  在城区,按照市民出行500米步入公共绿地空间的需求,一大批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开工建设或提升改造。如今青屏山公园、青屏广场、开阳公园、溱园、新华园等45处城市公园、广场、游园点缀新密,成为城区的“花海”。雪花山万亩体育运动公园、云蒙山生态郊野公园等大型公园正在建设中,其中投资2亿元、总占地面积1500亩的报恩寺文化公园,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地区最大城市公园。

  2018年底,新密城区绿化覆盖总面积达1055.7公顷,绿化覆盖率36.53%;绿地面积950.2公顷,绿地率32.88%;公园绿地面积216.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5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71.4%,形成了绿地布局合理、功能设施齐全、风格特色鲜明的城市园林景观。

  “今年还计划建成大型公园1个,启动实施大型公园2个,全面启动实施6个湿地公园建设,新建微公园、游园10个,改造公园游园17个,实现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新密园林部门工作人员介绍。

  在乡村,新密市创新举措,启动实施“千百十”国土绿化示范点工程:在3097个自然村开展1000个森林乡村国土绿化示范点建设;在303个行政村中开展100个森林乡村示范点建设;在18个乡镇街道开展40个花园式小区和40个企事业花园式单位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全域建设,国土绿化提速在新密开花结果。

  在廊道,围绕“贯通城乡、覆盖全市”的目标,坚持“路通绿至”的原则,开展道路景观绿化和生态廊道建设,力求达到“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效果。累计完成密州大道、新华路、长乐路、未来大道、西大街、溱水西路、报恩街、富民路等生态廊道绿化79条4835万平方米。目前,市域道路绿化达100%,全市道路形成“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林荫路系统,一张覆盖全域的“绿网”已经织就。

  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新密全市森林面积超过65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整个城市“脱胎换骨”,将“底色”改为沁人心脾的“绿色”!

  多措并举蓄积能量 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力点需在“面子”上,更需在“里子”上。如何构建绿色生态经济体系?新密的每一次思考都紧扣求真务实,每一项举措都掷地有声。

  工业转型提质,突出“绿色”发展。其中新材料(新型耐材)、家居和品牌服装、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造纸、电力能源、生物医药等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43%。市产业集聚区获评郑州市“两强”产业集聚区,耐火材料产业园区获评郑州市“五强”专业园区。打造千亿级品牌服装产业集群,构建中部时尚产业高地。新密现有服装类企业200余家,2018年全市服装业产量突破1亿件,产值达200亿元,连年增速达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纺织服装增加值同比增长196%,连续举办中国(河南)大学生时装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务代表走进新密等活动。实施绿色、智能和技术改造项目44个,瑞泰科技公司、康宁特环保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烨达新材料等5家企业被评为省“专精特新”企业,被评为郑州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单位。

  实施全域旅游,以“景”带动经济。市域内现有红石林、三泉湖、伏羲山大峡谷、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4个4A级景区,神仙洞、天爷洞、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3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全市文物点109处,其中国保9处、省保12处;国家级金牌农家乐4家,省级旅游特色乡镇1个,省级生态旅游特色村1个,郑州市旅游特色村3个,乡村农家乐380多家,旅游特色商品60余种。2018年接待游客758.3万人次、增长34.8%,旅游综合收入51.2亿元、增长73.8%。

  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启动建设总面积106000亩的72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路网、灌排、农业装备、生态环保四大体系基本建成,林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将白寨、曲梁、岳村、刘寨4个乡镇纳入郑州都市生态圈,发展蔬菜、花卉、林果等环城都市生态农业4.3万亩。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累计流转土地15万亩以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知名农产品品牌29个。大力推进农业可追溯标准化生产,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8个。

  以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引领,大力推进“1+12”产业转型发展攻坚行动,新密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3.1∶56.2∶40.7调整为3.4∶46.2∶50.4,服务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

  面向未来着眼长远 编织绿色生态文明梦想

  登高者,目远。新密为长远计,从天空、大地、河流三重空间编织城市绿色生态文明。

  治理大气污染。在全省率先开展耐材行业深度治理工作,实现耐材行业超低排放。在基准氧18%情况下二氧化硫10、氮氧化物35、烟尘50的标准,为全省耐材行业排放标准制定提供依据;在已实施“改”(2009年试点推广天然气,到2016年全市305家耐火材料企业全部改用天然气或电能等清洁能源)“拆”(在煤改气过程中累计拆除煤气发生炉354台,关闭不符合环保等要求的耐火材料企业85家)“建”(在煤改气同时,进行节能改造,先后建成节能型隧道窑、推板窑等540座、电熔炉36座,配套安装自动化配料系统耐火材料企业100余家)三大工程的基础上,累计投资12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行业脱硫脱硝,以铁腕治污倒逼转型升级,成为全省耐材行业绿色发展的标杆和引领者,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018年全年实现税收8.27亿元,达到历史最高点,耐材行业已成为新密名副其实的绿色经济。经验做法被生态环境部肯定,刊文推广“新密市以环境治理倒逼产业转型提质污染重灾区变成环保‘优等生’”的经验做法。2019年5月24日全省耐火材料行业绿色发展现场观摩会在新密召开,7月8日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到新密专题调研耐材企业深度治理工作推进情况。

  同时,实施削减煤炭消费、改造无组织排放、治理散源污染、防治扬尘污染等措施,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5天(不含臭氧),PM2.5的浓度降至58微克/立方米,荣获郑州市2017年度、2018年度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单位。

  防控水污染。全面推行“河长制”。积极推进生态水源工程,加强河道治理,城区、镇区、社区三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更趋完善。抓住国家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建设机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460个污水处理站点,铺设农村污水处理管网1500多公里,完成改厨改厕改浴改水“四改”9.5万户,覆盖城乡的“1+5”污水处理体系已经形成。

  加快垃圾分类。组建7600人的城乡环卫队伍,有序推进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形成“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清运处理机制。先后投资2.13亿元,在全省率先建成日处理50吨餐厨垃圾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场、日处理600吨生活垃圾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场和日处理1000吨建筑垃圾的城市建筑垃圾消纳处置场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干净整洁已成为新密的一张名片。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新时代里新的要求,如号角之声,催人向前。

  以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目标,以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高标准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保障,新密在绘就美丽发展蓝图的路上,奋进的脚步铿锵有力!(记者 李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