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

2018-08-09 13:20:05  来源:郑州晚报  责编:赵滢溪

  【中原文化-图片】【 移动端-焦点图】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

  【中原文化-图片】【 移动端-焦点图】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

  大河村遗址

  【中原文化-图片】【 移动端-焦点图】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

  彩陶双连壶

  【中原文化-图片】【 移动端-焦点图】大河村遗址:追寻6000年的文化脉络

  基坑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日新月异的繁华,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灯火辉煌的夜晚,难掩如意湖面泛起的点点乡愁。这座如意之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正是乡愁的寄托。列子祠、东周古城、祭伯城遗址、小营点军台、大河村遗址……自7月26日起,《郑州晚报·郑东时报》将以10篇专题文章,追访郑东新区千年绵延持续的文化脉络,贯穿改革开放40年的乡土变迁。“留得青山有柴烧,留住乡愁有归处”,让我们带着人文意识和诗意情怀回溯,一抔乡土,留住乡愁。

  核心提示:赫赫有名的“大河村遗址”其实主体并不在大河村,而是在毗邻的杨槐村。2012年的时候杨槐村拆迁在即,编写村志,请“大河村遗址”的创始人、发掘、建馆的功臣李昌韬老馆长写序,老馆长就专门解答了这个问题:根据考古界惯例和有关遗址记载有古河流穿过,特别是此地北望“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依此之意,命名为“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考古重要发现之一,面积大、文化层堆积厚、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是黄河流域数千处古遗址中的佼佼者。这里包含有仰韶、龙山、二里头(夏)和商代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河村遗址面积40万平方米,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直至夏商时期奴隶社会阶段,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完整缩影。记者 马燕 李江 通讯员 李林晔 文/图

  “生死之交一壶酒”: 仰韶文化的绚丽彩陶

  河南省博物院有一件镇馆之宝“彩陶双连壶”,出土自大河村遗址,单件孤品,独一无二。对,就是中学历史课本提到仰韶文化的标准配图。业内普遍的观点认为彩陶双连壶是神圣礼仪用品,是氏族结盟或者大型活动时的礼器,是用以对饮的酒具。象征着和平、友好、相敬、相亲。

  鉴于年代、出土地的相近,还有专家认为在炎黄二帝结盟之时,就是用双连壶共饮盟誓,化干戈为玉帛,也是“生死之交一壶酒”的最早演绎。还有比较有趣的推断:在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经历从乱婚、群婚、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时期,于是就推测这是不是一对原是夫妻的居所,双连壶也许是我们喝“交杯酒”的来源。

  仰韶文化在发现初期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彩陶是仰韶文化最为醒目的标志。现在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参观,除了双连壶,最为工作人员津津乐道的是白衣彩陶,是制作陶器时在陶衣坯表面涂抹一层白色的陶衣,用矿物颜料作为着色剂绘制出各种图案,然后入窑烧制而成。现有馆藏最大的那一件像脸盆那么大,色泽艳丽,器形完整,是2014年博物馆在挖消防池之前勘探在院子里出土的,而且有使用“锔”的工艺进行修复的痕迹,非常珍贵。

  现在讲“史前文化”指的是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文化。史前文化时期的大河村,智慧的先民在烧制陶器时,把他们认知到的太阳、月亮和星体的运行和变化,用生动形象的太阳纹、月亮纹、日晕纹、彗星纹、星座纹花纹图案描绘在陶器上。而且通过观察这些花纹,可以看到大河先人已经在认识和总结一些自然现象和变化规律,比如一些陶钵上绘有3个月亮纹,反映了先民们已经认识到3个月为一季度的自然规律。另有一些陶钵上绘有12个太阳,反映了先民们已经产生“12个月为一年”的概念。这些都成为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天文学的资料,比我国殷商时代甲骨文中有关天文学的资料记载还要早两千年左右,为研究我国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5000多年前的“豪宅”:木骨整塑陶屋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中有一座遗址厅,保护着一处房基遗址。前文所说的双连壶就出土于此,鉴于双连壶并不是日常用具,这处房基又是“套房”,功能分区比较明确,在当时得相当于豪宅,所以推断这房屋的主人有特殊身份,也许是首领,或者是担任特殊职能的权威人物。“套房”也反映了当时的原始社会已经存在相对稳定的家庭单位,遗址处出土的成套生活用具和碳化粮食,为研究大河村先民的饮食起居、生活习俗及家庭、婚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令人惊叹的是,这片史前房基遗址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平面布局和1米多高的墙壁,墙体采用“木骨整塑”的建筑方法,墙壁以及地坪用火烧烤成了砖红色,这种两面坡式的排房建筑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制,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曾介绍说,在这片遗址上,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基本延续发展下来,时间长达3300年,厚度达到12米,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直到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郑州地区远古文化的发展在此形成了完整的文化堆积层。全国范围内出土的仰韶时期或前后的遗址,如果存在年代难以确认的情况,到仰韶文化堆积层进行比对,就能基本确定它的年代和时期,可谓一把衡量标尺。

  从出土的一些动物遗骸和植物种子还可以推断出来仰韶文化时期(距今7000~50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气候状况,平均气温应该比现在高2℃~3℃,四季分明,夏日温热多雨,冬日寒冷萧凉,适宜人居。当时河南还有象和鹿的存在,《说文解字》中说“象之大者,谓之豫”,也正是渊源于此。

  风水宝地的前世今生:

  发掘地“花岗”的传说

  曾经杨槐村西南的花岗盛产棉花,一直是一片“风水宝地”:地势高,上面的红烧土块(当地人称“大煤渣”)、瓦片很多,过去农忙耙地时,还被村民拿来压耙子。

  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已经工作了37年的保安李昌田是山东人,后来落户到杨槐村,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诗人”,前后经历了十几次发掘工作,李师傅已经成了半个专家:“摸摸陶片儿都能说个大概。”关于花岗的传说故事,李师傅也能讲出来好几个。比如有个“花岗神”的神话就非常有意思:传说很早以前村里有一大户人家为儿子操办婚事,盘、碟、桌、凳都不够,当家的整夜发愁得睡不着觉。有一天夜里,他迷迷糊糊听见空中有人说:“别愁了,到时候去花岗取就是了,别忘了还!”他将信将疑,就跟朋友商量,朋友说这花岗历来神奇,让他不如带上香烛祷告一番试试。这人依言照做,第二天这人去岗上一看,竟然成真了。从此一下传开了。

  李昌韬老馆长认为杨槐村的历史要上溯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大河先民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建成了40多万平方米的聚落(村庄),村庄当时的名字并不可考。1964年秋,杨槐村民在此挖红薯窖时发现了唐代的古墓,从而引起了保护性的发掘工作,继而就发现了大河村文化遗址。

  2012年,根据发展规划的需要,杨槐村拆迁了。

  李师傅说:“80年代的时候,参观大河村遗址还得2块钱门票,2004年开始就免费了。希望咱河南人都来看看这座遗址,这是咱中原文化的根。”

  星空下的村落: 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01年,国务院将大河村遗址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2月,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上,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全国12个“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挂牌,意味着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正式列入国家级范畴。

  未来的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计划占地面积约811亩,以“星空下的村落”为主题,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是一处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城市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较具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史前文化展示区,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始文化展示、考古发掘与研究、生态景观复原、市民休闲等于一体的大型公共文化场所。

  建成后的郑州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会为郑州市东北片区增添一处大型城市文化公园,也将会成为展示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必将丰富郑州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成为对外文化宣传、展示和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参观时间为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16:30停止入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