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写绿色诗篇 展富美长卷

2018-10-31 11:56:07  来源:河南日报  责编:赵滢溪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1

锦龙大桥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2

“乡村大舞台”全民广场舞大赛现场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3

中基华夏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建成投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4

便利的交通为客商投资和企业落地提供了先决条件,图为穿过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的洛宜快速通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5

宜阳县樊村镇沙坡村金鸽扶贫养殖基地内,贫困户正在管理鸽舍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6

宜阳中天绿色构建有限公司正在为洛阳地铁项目生产盾构管片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7

依山傍水的美丽宜阳

  “我在洛河边长大,这条河承载了宜阳的历史记忆,从很多年以前坐船过河上学,到现在11座大桥横跨,洛河的变迁见证了宜阳的发展。”清晨,在滨河公园的石子路上散步,花海旁打太极,是市民赵玉鹏退休生活中的快乐时光。

  锦屏耸峙,岿然万方;河洛大地、浪潮涌动。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年天翻地覆,这座小城,早已不是旧时模样。

  近年来,宜阳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富美宜阳”的总目标,坚持“工业主导、农业调优、城乡统筹、旅游带动、民生改善”五大发展路径,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281亿元,增长8.8%;三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50%、达到5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8亿元,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4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292元,分别增长9.5%和10.9%,经济社会稳健前行,“富美宜阳”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1 水绿交融生态新城

  河流是城市的血脉。围绕洛河,宜阳县稳步推进“洛河为轴、5渠为辅、10条水街、8个人工湖”的“1518”水生态工程,构建“洛河东西贯穿、湖渠南北对流”的环城循环水系,实现河、渠、洛河支流、人工湖相连的80平方公里全景水生态。洛河新貌使宜阳焕发了“新容颜”,建在洛河岸边的皮划艇训练基地,成为第十三届全运会除天津主赛场之外的唯一分会场,代表宜阳走向全国。

  赵玉鹏回忆,他小时候洛河河水清澈、水草丰美。后来滥采乱挖、排污不当,让洛河岸边荒草丛生、垃圾遍地。现在,洛河上建起八级橡胶坝,形成8级首尾相接共1.15万亩的水面,蓄水量达到了1800万立方米。两岸51公里大提上,22个广场,260种花卉绿植,4800亩绿化面积,加之近900公顷城市绿地,2.18万亩的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15公里绿色长廊,5000亩锦屏山生态园绿意盎然,城区绿化覆盖率38.9%、绿地率34.6%,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6%,林水交融共同呈现“城在山水间,家在绿深处、人游画图中”的盛景,也为宜阳赢得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等荣誉称号。

  2 转型发展产业兴城

  赵玉鹏的大儿子就职于中天绿色构件公司,近期,一批刚下线的地铁盾构管片完成测试,将用于洛阳地铁项目建设。而他的老伴儿汪秀梅退休前,可是当年县里最热门的好企业化肥厂的职工。从化肥厂到盾构机,宜阳县把工业转型文章写了四十年。

  该县把“221”产业定位作为主攻方向,巧做“招商+”文章,把开放招商与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和实现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实施“双轮驱动”。

  目前,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家,新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7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42家,申请专利254件,农商星创天地、永晖创业基地进入国家级行列。

  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强”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条。中钛航宇的钛合金、奇山机械的发射架,专用于航空航天;中天公司的盾构件,供应了洛阳地铁1号线;嘉邦公司的陶瓷纳米纤维毯、金裕公司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涵盖了“上天入地、工程建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子商务、现代旅游“两新”产业,高效农业“一特”产业也不断提升,“特色突出、技术先进、效益明显”的优势主导产业,核心突出、链条完整的集聚型产业群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性传统产业为依托,县域核心竞争力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县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一枝独大”,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点支撑”,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城乡均衡普惠民生

  道路畅通,才能跑出发展的“加速度”。现在,以宜阳县城为中心点,11座大桥横跨洛河,境内公路里程达2300公里,郑卢高速横亘宜阳北部,省道安虎线、八官线横穿东西,南车线、洛陕线贯穿南北,形成了“两纵两横加一高”公路网络;城里铺设供气、供热、排污管道75公里,供热覆盖率达到25.7%。16个乡镇也通过实施中心镇提升改造工程,绿了靓了变了模样,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6%。而353个行政村因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持续实施,农村道路进村到户,安全饮水项目让全部农村人口吃上了“放心水”。

  为5.2万名农村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了“营养餐”补助,引入“豫教云”公共服务平台、智能教学系统,实现教育资源共建互联;建立了61万份健康档案,实行按病种付费、家庭签约医生服务,推进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发放“新农合、养老金、低保金、五保金、综合救助金、残疾人补贴、老龄补贴、双拥优抚补贴”等,惠及千家万户;2017年,宜阳县荣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形成了创业能人带动、创业新秀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涌现了一大批乡村道德模范、“十星文明户”和“文明家庭”,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上向好……这份温暖人心的“成绩单”,让广大群众在见证宜阳蓄势崛起的同时,从中感受到“与我有关”的发展温度和满满获得感。

  历史云烟激荡,时代号角响亮。40年来,宜阳不断加快奋进的脚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宜阳正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目标,瞄准高质量发展,在谱写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中,画上宜阳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稀缺到丰富文化惠民更实在

  6月,全省文化扶贫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与会者深入宜阳县镇、村两级图书室、“三新”讲习所、家风家训馆观摩,纷纷称赞该县文化扶贫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今年,宜阳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城内文化馆、图书馆“两馆”新馆项目主体建成,已经成为城区群众享受多彩文化供给的主阵地。全县16个乡(镇)均建成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并全部配备“三室一厅一房”及设备。全县共建成村级文化广场311个,新建、翻新舞台306个,353个行政村全部建有1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文化大篷车”带来了最新的养殖技术口袋书;文化服务志愿者摆起了脱贫政策宣传台;脱贫政策被精心印制在挂历、对联、水杯上,由工作人员登门送到贫困户手中;脱贫故事被编排成群众喜爱的河洛大鼓、豫剧小品、快板书、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巧借“美丽乡村行”“百场戏曲送农民”活动,在田间地头欢快地响起来……更鲜活、深入、精准、贴心的文化服务,带来接地气的丰富文化供给,政府搭台群众看的各类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开展。

  ◆从闭塞到畅通交通路网牵万家

  宜阳县依托在洛阳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构建以公路、铁路和轻轨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县域综合交通体系,重点实施“五纵六横八提升”交通工程。通过“五纵六横”“7条通道”“县域大环线”畅通与洛阳城区交通连接,提升县内通达交通路网,增强县域交通综合承载能力。

  全县现有农村公路总里程2100.7公里,其中县道16条224.714公里,乡道78条490.623公里,村道1385.36公里。全县16个乡镇、353个行政村,公路畅通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省级公路为主要路网,县乡公路乡乡连、农村公路村村通,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也通过便捷的现代物流,把优质资源引进来,让农产品走出去。

  ◆从困窘到富裕精准扶贫惠民生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宜阳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基层党建为抓手,激发“第一书记”和党员致富带头人引领作用,247名驻村第一书记吃住在村,聚力脱贫;229个帮扶工作队扎根一线,全县5024名党员干部职工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一包到底,群众不脱贫,干部不脱钩。

  产业撑起了脱贫脊梁。宜阳县始终坚持把创新模式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抓手,坚持“一户多策、一村一品”的思路,立足传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创造出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互助合作社+贫困户、帮扶单位+贫困户、“互联网+”脱贫、转移就业脱贫、光伏扶贫项目8种各具特色的扶贫模式,找准富民支点,夯实增收基础。

  2016年,全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3个。2017年,发展产业项目142个,在全县布局产业基地18个,带动2298名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建成了总装机容量10.89兆瓦的85个光伏电站项目,带动2078户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建成扶贫车间136个,构建了“县有扶贫产业园—乡镇有产业园区—村有产业扶贫基地”的三级产业格局,带动贫困人口3961人在家门口脱贫增收。

  同时,该县持续推行“暖心行动”“孝心基金”“爱心超市”等“三心工程”。为贫困户修建大门、围墙,修缮门窗,改造厨房、厕所,配置家具、家电,真正把温暖送到百姓心坎上。还为4641名老人发放孝心基金,覆盖率达到71.5%;建成85个爱心超市,全部投入运营,贫困群众可以免费领取日用品。

  ◆从看病难到上门服务医改创新赢民心

  宜阳积极探索县级医院“合约管理、绩效支付、优化路径、综合监管、信息保障”的“宜阳模式”,创新提出了分类分组质量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改革经验在全国支付制度改革推介会等会议上进行交流,全省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现场会在宜阳顺利召开,世界银行英国国际发展部专家和卫健委、省卫生厅领导及社会专家学者亲临宜阳指导视察,给予高度评价。

  全县形成了“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在社区”的理想就医格局,相继建成互联互通、运行高效的远程会诊中心、心电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检验中心、放射中心,建立医疗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该县还成立县级居民签约服务专家组,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专家服务。(文/ 记者 田宜龙 通讯员 张珂 图/ 田义伟 仝少飞)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国际在线”网站一切自有信息产品的版权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并出示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信息产品。

4、对谎称“国际在线”网站代理,销售“国际在线”网站自有信息产品或未经授权使用“国际在线“网站信息产品,侵犯本网站相关合法权益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委托律师,采取包括法律诉讼在内的必要措施,维护“国际在线”网站的合法权益。

5、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